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茶树品种选育及其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YANG Ru-xing

作者: YANG Ru-xing 1 ; 杨如兴 2 ; HE Xiao-yan 1 ; 何孝延 1 ; ZHANG Lie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

2.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福州350003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品种选育;茶类适制性

会议名称: 第十七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叶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页码: 00000007-00000015

摘要: 分析了福建茶树品种资源搜集保护与利用、茶树育种目标的变迁与品种选育、育成品种来源与茶类适制性、品种对产业推动和茶类贡献及茶农增效等概况.福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已搜集保护与利用品种资源或育种材料7000多个;随着早生、高产到优质育种目标的变迁,现已育成品种45个,其中35.6%的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26.7%的品种适制白茶,具有多茶类适制和转制茶类灵活的优势;茶树良种的陆续育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茶园面积的增长、茶叶单产的提高和茶类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还对今后福建茶树资源搜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育种、良种推广和茶类加工等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571.103

  • 相关文献

[1]福建茶树品种选育现状及其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分析. 杨如兴,何孝延,张磊,陈芝芝,尤志明. 2017

[2]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章细英,孔祥瑞. 2018

[3]福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俞滢,梁子钧,张磊,赵翊暄,陈强,杨如兴. 2023

[4]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杨亚军,虞富莲,陈亮,曾建明,杨素娟,李素芳,束际林,舒爱民,章志芳,王玉书,王海思,王平盛,许玫,宋维希,郭吉春,杨如兴,张文锦,陈志辉. 2003

[5]茶树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的主分量分析. 叶乃兴,郭元超. 1996

[6]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DNA分子标记研究综述. 张磊,赵翊暄,陈强,俞滢,杨如兴. 2024

[7]玉白色新品系“韩冠”叶片超微结构观测与光合特性. CHEN Changsong,陈常颂,LIN Zhenghe,林郑和,WANG Xiuping. 2014

[8]福建茶树种质的抗寒力鉴定. YANG Ruxing,杨如兴,ZHANG Lei,张磊,CHEN Zhihui. 2013

[9]利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我国茶树遗传多样性. 陈荣冰,林郑和,陈常颂,游小妹. 2007

[10]玫瑰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研究进展. 林霜霜,郑开斌,邱珊莲. 2015

[11]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2005

[12]福建省秋植玉米品种筛选及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廖长见,王志纯,滕振勇,陈山虎. 2013

[13]优质早熟红柿品种“早红”的选育. 金光,廖汝玉,沈清标,阙海荣,杨开繁. 2010

[14]'闽北翅果菊'新品种的选育. 黄水珍. 2023

[15]优质高产苦瓜新品种“如玉5号”的选育.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潘仰星,李洪龙. 2007

[16]^60Coγ射线诱变选育决明新品种一闽育1号圆叶决明. 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 2012

[17]闽育2号圆叶决明的选育研究. 王俊宏,郑向丽,徐国忠. 2014

[18]高油春大豆新品种福豆18的选育.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3

[19]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潢优粤禾丝苗的选育. 王洪飞,游晴如,陈春霞,房贤涛,周鹏,郑菲艳,董瑞霞,涂诗航,黄庭旭. 2022

[20]苦瓜新品种“新翠”的选育. 李祖亮,张伟光,潘仰星,张玉灿.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