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芥蓝花色基因定位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桂花

作者: 李桂花 1 ; 陈汉才 1 ; 张艳 1 ; 黎庭耀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 芥蓝;花色基因;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

会议名称: 广东省园艺学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暨广东园艺产业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213-00000219

摘要: 本研究以红脚黄花芥蓝和白花芥蓝Lb07M为亲本,构建了F2和BC1P2分离群体,开花期观察花色并统计各表型的单株数,BC1P2群体白花:黄花符合1∶1分离比,F2群体符合3:1分离比,由此表明这两份材料中白花对黄花为单基因显性遗传.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找到了芥蓝花色基因关联区段,位于第3号染色体,随后在此区段设计并筛选多态SSR标记,获得4个SSR多态标记,结合表型数据分析表明,4个标记与花色基因连锁,并将花色基因定位在标记M10和M916之间约1.1Mb的区域内.

分类号: S635:S603

  • 相关文献

[1]桑树杂交组合亲本的SSR标记多态性及遗传背景分析. 罗义维,亓希武,帅琴,王裕鹏,卢承琼. 2014

[2]几个芥蓝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品质比较. 谢景,李智军,卢文佳,曾晶,索海翠. 2015

[3]芥蓝生产技术规程. 黎庭耀,李桂花,张艳,罗文龙,沈卓,陈汉才. 2017

[4]丙环唑对芥蓝株高、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 叶倩,黄健祥,朱富伟,王富华,万凯. 2019

[5]不同灌溉上限对芥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曹健,张白鸽,何裕志,宋钊,余超然,陈潇. 2021

[6]芥蓝新品种‘紫薹芥蓝’. 李桂花,张天玉,汤小兵,陈汉才,黎庭耀,张艳. 2019

[7]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 黎庭耀,李桂花,张艳,沈卓,杨易,陈汉才. 2019

[8]芥蓝新品种‘冬强芥蓝’.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黎庭耀,陈木溪. 2019

[9]广东菜心、芥蓝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汉才,吴增祥,林悦欣,沈卓,黎庭耀,杨易,周轩,张艳. 2021

[10]2009年春季芥蓝品种比较试验. 李桂花,陈汉才,宋钊. 2010

[11]芥蓝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 李桂花,熊瑞权,张辉玲,陈汉才,张艳,刘凯,黎庭耀. 2014

[12]优质耐贮芥蓝品种筛选及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赵秀娟,邓义才,张衍荣. 2004

[13]芥蓝新品种‘秋盛芥蓝’的选育.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宋钊. 2011

[14]2017年秋季芥蓝对比试验. 李桂花,张天玉,陈汉才,罗文龙,黎庭耀,张艳,沈卓. 2018

[15]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及品质保持的影响. 王玲,戴凡炜,吴继军,叶明强,陈飞平,戚英伟,罗政,陈敏惠,陈于陇. 2023

[16]芥蓝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黎庭耀,李桂花,张艳,陈汉才. 2015

[17]芥蓝新品种‘夏翠芥蓝’. 李桂花,陈汉才,宋钊,张艳,曹健,陈琼贤. 2011

[18]芥蓝产量性状QTL定位.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黎庭耀,刘凯. 2015

[19]芥蓝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 李桂花,王亭亭,刘凯,陈汉才,张艳,黎庭耀,蓝华生. 2016

[20]生物有机肥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对芥蓝生长的影响. 郑少玲,徐润生,陈琼贤,曹健,马磊,谭炽强,梅凤娴.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