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粤蚕9号的育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Xiao Yang

作者: Xiao Yang 1 ; 肖阳 2 ; Ye Mingqiang 1 ; 叶明强 2 ; Li Qingrong 1 ; 李庆荣 2 ; Wu Fuquan 1 ; 吴福泉 1 ; Xing Dongxu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 510610

2.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关键词: 家蚕;夏秋用品种;斑纹限性;杂交育种

会议名称: 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全国蚕种生产经营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00000066-00000072

摘要: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均表明其具有蚕卵孵化整齐,幼虫生长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以及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其中,实验室共同鉴定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为:虫蛹率97.78%;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提高9.06%、10.81%;一粒茧丝长1002m,解舒率76.83%,茧丝纤度2.675dtex,洁净98.00分.此外,斑纹全限性的特点能在原蚕饲养过程中通过幼虫斑纹鉴别雌雄,可有效缓解蚕种生产过程劳动力紧张的压力和减少用工成本.粤蚕9号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等华南蚕区夏秋季饲养.

分类号: S882.3

  • 相关文献

[1]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粤蚕9号的育成. 肖阳,叶明强,李庆荣,吴福泉,邢东旭,杨琼. 2018

[2]广东农科院烟草品种研究50年. 戴冕,周会光. 1999

[3]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吕复兵. 2019

[4]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杨义伶,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邹宏达,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 2018

[5]红掌种子结实性、发育周期及杂交后代发芽力的变异分析. 牛俊海,黄少华,黄素荣,杨光穗. 2014

[6]家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的育成. 吴福泉,陈列辉,刘新涛,肖阳,罗国庆,唐翠明,杨琼,钟建武,王镇江,邢东旭. 2009

[7]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沈文杰,李育军,李光耀,冯强,植石灿,秦树香,黄妙林,曾仕晓,王东平. 2016

[8]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朱根发. 2005

[9]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松敏,姜潇,程梦雅,王顺顺,段燕如,陈和明,彭东辉. 2024

[10]强健性蚕品种海的育成及云·山×东·海的选配. 李宝瑜,陈列辉,吴娱明,廖琼香,陈智毅,余爱群,黄星光. 2001

[11]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的育成. 李章宝,唐汇清,唐翠明,姚德球,艾均文,何行健,颜新培,仰勇. 2007

[12]蝴蝶兰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进展. 朱根发. 2015

[13]家蚕白卵突变新系BT924的遗传学研究. 代方银,鲁成,向仲怀,陈智毅,陈元霖. 2000

[14]高、低温催青诱导家蚕滞育发生中的蛋白质修饰. 宋宇航,白旭,冯嘉伟,尹延萍,肖阳,杨婉莹,钟仰进. 2022

[15]家蚕品种粤蚕9号清远蚕区试繁试养报告. 肖阳,何镜新,陈永强,陈金联. 2021

[16]家蚕BmPGRP-S5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陈雪,周虹,李晓凤,肖阳,钟仰进,杨婉莹. 2020

[17]抗BmNPV家蚕新品种粤蚕11号的育成. 肖阳,李庆荣,邢东旭,赵超艺,杨琼. 2020

[18]免疫卵黄特异性阻断家蚕浓核病感染的研究. 杨琼,廖森泰,方定坚,郑祥明,肖更生,罗国庆,吴福泉,唐翠明,黄炳辉,林克义,梁眷蘅,尹烨华. 2005

[19]黑条灰灯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祥明,卢铿明. 2000

[20]家蚕天然有色茧品种间性状与茧色差异. 肖阳,吴福泉,刘新涛,邢东旭,李冠业,罗国庆,唐翠明,杨琼,王振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