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对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Lu

作者: Wang Lu 1 ; 王璐 2 ; Yang Qiong 2 ; 杨琼 3 ; Xing Dongxu 2 ; 邢东旭 3 ; Ma Zhengang 1 ; 马振刚 2 ; Li Qingrong 4 ;

作者机构: 1.重庆师范大学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510610

3.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10

4.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

关键词: 蚕卵;微孢子虫;高温即时浸酸;灭活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

会议名称: 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全国蚕种生产经营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00000198-00000202

摘要: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Nb)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家蚕病害,蚕种浸酸处理是蚕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病处理手段.为探明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将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蚕卵分别进行常规即时浸酸处理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卵龄24~240h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常规和高温浸酸处理后每日取样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值较阳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高温浸酸组又明显低于常规浸酸组,表明2种漫酸处理对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均有灭活作用,且高温处理的灭活效果更为显著.对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和5龄起的幼虫逐条进行晶微镜镜检,结果显示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2.30%±2.95%和81.80%±0.06%.综上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带毒蚕卵对家蚕微粒子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分类号: S884.2

  • 相关文献

[1]蚕卵高温即时浸酸阻断家蚕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效果. 邢东旭,肖阳,廖森泰,李庆荣,叶明强,杨琼. 2018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对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 王璐,杨琼,邢东旭,马振刚,李庆荣,肖阳,廖森泰. 2019

[3]干热空气处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研究. 徐兴耀,邹宇晓,卢铿明,孙京臣,黄星光,余爱群,郑祥明,方定坚. 1998

[4]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条件优化及应用效果分析. 孙溱博,廖森泰,杨琼,刘吉平,肖阳,李庆荣,邢东旭. 2024

[5]一种从藤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邢东旭,吴福泉,罗国庆,廖森泰,李庆荣,肖阳,唐翠明,李丽,杨琼. 2011

[6]黑条灰灯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祥明,卢铿明. 2000

[7]家蚕分离的微孢子虫Vairimorphasp.MG_4的研究. 郑祥明,杨琼,黄炳辉,廖森泰,方定坚,黄星光,余爱群,徐兴耀,卢铿明. 1999

[8]甜菜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 杨琼,李夫涛,吴福泉,唐翠明,蔡月仙. 2006

[9]不同昆虫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能力. 郑祥明,杨琼,方定坚,廖森泰,邹宇晓,黄炳辉. 2003

[10]一种从甜菜夜蛾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琼,李夫涛,吴福泉,唐翠明,罗国庆. 2007

[11]从东方粉蝶分离的一种变态微孢子虫的研究. 杨琼,徐兴耀,卢铿明,郑祥明,方定坚,廖森泰,姚锡镇. 2001

[12]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郑祥明,杨琼,邹宇晓,方定坚,黄炳辉. 2000

[13]广东省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交叉感染的研究. 郑祥明,杨琼,方定坚,廖森泰,邹宇晓,黄炳辉. 2003

[14]东方粉蝶微孢子虫M-Pc2的研究. 杨琼,徐兴耀,卢铿明,郑祥明,方定坚. 2002

[15]微孢子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李夫涛,王彦文. 2006

[16]自桑兰叶甲分离出的一种微孢子虫(Mic-Ⅰ)的研究. 方定坚,杨琼,邹宇晓,郑祥明,黄炳辉. 2002

[17]蓝叶甲微孢子虫的特征及其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廖森泰,方定坚,郑祥明,农朝志,卢铿明. 1992

[18]菜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郑祥明,杨琼,黄炳辉,王森财,廖森泰,方定坚,黄星光,农朝志. 1997

[19]从甘蓝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祥明,邹宇晓,黄炳辉,卢铿明,黄星光. 2000

[20]黑条灰灯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祥明,杨琼,黄炳辉,卢铿明,余爱群.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