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省永春县林业局

发明人: 高君辉;杨焱;邹秀红;郭志坚;唐利华;刘建斌

专利号: CN20091004684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为: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75~85%、麸皮10~15%、米糠5~8%、石膏1~2%、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镁0.1~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所制备的桑黄菌种发菌快,表面菌丝不易老化出黄水,培养30~35天即可全部发满。桑黄林地栽培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栽培桑黄产品,简单易行,产出的桑黄个体大,可以大量人工栽培,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 相关文献

[1]瓶栽杏鲍菇菌种制作技术浅析. 周峰,李正鹏,尚晓冬,宋春艳,李巧珍,谭琦,李玉. 2017

[2]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王志强. 2009

[3]我国近现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应用. 曹婷婷,贾身茂,王瑞霞. 2023

[4]‘沪农灵芝1号'品种斜面母种的不同接种部位对灵芝子实体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唐传红,曹晖,张劲松,冯娜,杨焱,唐庆九,吴迪,刘艳芳. 2013

[5]香菇工厂化制棒及制种工艺流程. 李正鹏,李玉,尚晓冬,周峰,李巧珍,谭琦,宋春艳. 2018

[6]中国广义虫草种类及其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李传华,杨双双,邓旺秋,林群英. 2023

[7]桑树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 姜福春,冯杰,张赫男,吴艳,吴迪,唐传红,杨焱. 2017

[8]桑黄菌株活力评价及优良菌株筛选. 曲德辉,杨焱,张赫男,冯杰,张忠,颜梦秋,唐传红. 2016

[9]桑黄水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王钦博,杨焱,齐晓彦. 2016

[10]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含量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郝瑞霞,周帅,杨焱,奚俊哲,李维瑶,唐庆九,王晨光. 2008

[11]桑黄林地栽培技术. 高君辉,杨焱,唐利华. 2010

[12]桑黄乙醇提取物对乳制品有害菌的抑制作用. 王钦博,杨焱,齐晓彦. 2016

[13]药用真菌桑黄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王钦博,杨焱,艾连中,穆海菠,杭锋,苏永红,宋馨. 2011

[14]桑黄醇提物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郝瑞霞,冯娜. 2009

[15]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比较. 张俊峰,张忠,汪雯翰,张赫男,冯娜,吴迪,刘艳芳,杨焱. 2020

[16]暴马桑黄新品种'沪桑2号'. 李正鹏,陈万超,张赫男,张忠,吴迪,杨焱. 2021

[17]桑黄多糖中3-O-甲基-半乳糖的分析鉴定. 杨焱,张安强,刘玉敏,刘艳芳,张劲松. 2007

[18]桑黄醇提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活力和周期改变的影响. 汪雯翰,樊华,张劲松,杨焱,赵香丽,张凯,吴迪,颜梦秋,贾薇. 2015

[19]LBL法评价桑黄菌株活性. 曲德辉,唐传红,陈辉,张赫男,冯杰,颜梦秋,张劲松,杨焱. 2016

[20]桑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王钦博,杨焱,冯娜,艾连中,穆海菠,杭锋,宋馨.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