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游艾青;胡刚;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三和;周雷

专利号: CN201010511463.6

摘要: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所述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中的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中的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包括核心稻蔸海南保存法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室保存法,繁殖方法中涉及的割蔸高度为20厘米。本发明不仅能够消除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基因漂移现象,且同时克服了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时产量低、风险性大、操作性难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棉花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杂交成铃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涛,孟庆忠,王玉美,张成,易先达. 2017

[2]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高产直播繁殖技术研究. 胡刚,刘凯,杨国才,曾汉来,陈志军,刘敏,李三和,周雷,游艾青. 2010

[3]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海南高产繁种技术. 夏明元,李进波,万丙良,杜雪树,殷得所,查中萍,戚华雄. 2018

[4]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50S的选育. 刘凯,胡刚,杨国才,刘凯,陈志军,李培德,周雷,李三和,韩瑞娟,游艾青. 2020

[5]优质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C228S选育与应用. 方国成,李培德,徐华山. 2013

[6]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繁殖技术初探. 王长义,冯云庆,戚华雄,夏明元,胡刚. 1990

[7]两系杂交粳稻N5047S/R9-1的选育和应用. 冯云庆,王长义,戚华雄,夏明元. 1990

[8]两系法粳型杂交稻新组合N95076S/R187. 王长义. 2000

[9]核不育系杂交棉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张志勇. 2015

[10]棉花核不育系杂交组合(F_1)研究初报. 詹先进,蓝家样,陈全求. 2007

[11]木瓜栽培技术. 张国华. 2009

[12]延龄草栽培技术. 张国华,廖朝林,林先明,由金文,郭汉玖,黄燕. 2008

[13]棉花核不育系9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比较. 陈全求,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詹先进. 2015

[14]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华占S的选育. 郑兴飞,何立斌,张志清,彭小玲,徐得泽,胡中立,余金洪. 2021

[15]早籼温敏核不育系W9834S的选育与利用. 杨国才,卢兴桂,牟同敏,游艾青,费震江,李春海,马霓,万丙良,胡刚,刘凯. 2006

[16]新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Co27育性基因等位性测验. 刘凯,周雷,杨国才,陈荣智,胡刚,陈志军,李三和,游艾青. 2010

[17]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佳丰20S的选育及初步利用. 武晓智,彭坤伦,费震江,董华林,周鹏. 2014

[18]两系中灿稻培两优537. 丁自立. 2007

[19]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20]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N418S的选育. 刘凯,胡刚,李培德,陈俊孝,陈志军,杨国才,周雷,李三和,韩瑞娟,游艾青.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