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孙君;朱留刚;张文锦;吴志丹;王峰;江福英;陈玉真;林志坤;王秀萍;陈泉宾
专利号: CN201620155991.5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装置,尤其是一种茶叶晾青萎凋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晾晒架,所述晾晒架上设置有多层水平设置的晾晒层,每个晾晒层上均设置有筛子,所述筛子与晾晒层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晾晒架倾斜设置,使相邻两个晾晒层以及晾晒层上面的筛子交错开来,增加茶叶的通风透气性,晒青时,避免上层筛子遮挡住下层筛子的阳光,增加晾晒面积,起到更好的晾晒效果。采用多层晾晒层同时对茶叶进行晾晒,能够提高晾晒效率。筛子与晾晒层可拆卸连接,使工人可以将茶叶摇匀了以后再放在晾晒层上,更能满足茶叶加工的品质要求。
- 相关文献
[1]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2015
[2]杂交狼尾草茎叶解剖结构及其与主要生物学特性的联系. 陈钟佃,张丽梅,黄秀声,刘明香,黄勤楼. 2009
[3]番石榴4个品种叶和幼果的生物活性和酚类成分研究. 吴妙鸿,邱珊莲,林宝妹,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21
[4]嘉宝果不同发育期花果叶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吴妙鸿,洪佳敏. 2022
[5]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韦晓霞,吴如健,胡菡青. 2006
[6]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7]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8]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9]萎凋失水率对瑞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陈志辉,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 2012
[10]茶树离体春梢萎凋失水规律初步研究. 宋振硕,陈键,陈林,张应根,王丽丽,杨军国. 2014
[11]茶鲜叶萎凋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 宋振硕,王丽丽,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2015
[12]茶鲜叶萎凋过程中摊青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项丽慧,宋振硕,张应根,王丽丽,陈键,陈林. 2023
[13]白茶萎凋环境控制设备的测评与应用研究. 张应根,邬龄盛,陈林,王振康. 2014
[14]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 陈林海,宋丹丹,潘哲瀚,陈键. 2010
[15]茶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 宋振硕,王丽丽,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2016
[16]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张应根,王振康,陈林,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 2012
[17]福云天然杂交种花器形态性状变异分析. 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陈荣冰. 2008
[18]茶叶消费的文化学探讨. 王秀萍,朱海燕. 2012
[19]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刘德华,施兆鹏. 2009
[20]氟、铝对茶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关键词:温室;茶园;土壤细菌;α多样性;β多样性;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关键词:施肥类型;土壤酸度;pH变化速率;茶园
-
茶树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作者: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关键词:茶树;微生物组;根际微生物;内生菌;叶际微生物
-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作者: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
鸡法氏囊素注射液安全性及其对鸡细胞因子和p53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小龙;陈雅冰;林志坤;谢海明;曾明亮;万春和;傅光华;程龙飞;刘荣昌;傅秋玲;黄瑜
关键词:
-
武夷山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王峰;常云妮;孙君;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余文权
关键词:种植模式;季节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