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罗非鱼配套系和两系配套间的保种、筛选和制种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张天时;李素红;张艳红;筴金华;赵海胜

专利号: CN201210120382.2

摘要: 一种罗非鱼配套系内保种、筛选和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遗传变异丰富的配套系基础群体的构建、配套系内家系生产、管理的操作程序的制定、配套系内个体的标记及重要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分析和配套系内个体选配方案的制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方法建立的配套系进行两系配套间的杂交制种方法。本发明具有针对性虽、选育效率高、能有效防止配套系亲本近交衰退等特点,罗非鱼杂交良种收获体重比对照组产均提高30%以上,养殖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为鱼类良种的培育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尤其是在鱼类杂交育种中配套系的保种、筛选和制种中应用新的选育方法,也适宜在所有养殖鱼类中推广应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实用新型的聚乙烯塑料管网箱养鱼平台制作要点与配套设施. 郭根喜,陶启友. 2005

[2]松浦红镜鲤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李盛文,贾智英,柏盈盈,李池陶,石连玉. 2014

[3]三角褐指藻固定化培养的初步研究. 张继红,马志珍. 1998

[4]育成品种易捕鲤F_5代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赵新春,贾智英,李盛文,李池陶,石连玉. 2016

[5]松浦鲤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贾智英,李飞,李池陶,石连玉. 2011

[6]哲罗鱼保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保种策略研究. 张超,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 2013

[7]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8]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9]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A朱华平^B1%^A黄樟翰^B2%^A卢迈新^B3%^A高风英^B4%^A杨丽萍^B5. 2008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毛力,杨弘,肖炜. 2014

[11]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12]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罗非鱼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探讨. 李来好,陈胜军,杨贤庆. 2007

[13]罗非鱼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王进科,夏德全. 2000

[14]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5]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7

[16]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宏,吴婷婷. 2007

[17]苯甲酸雌二醇诱导新吉富罗非鱼雌性化的研究. WAN Song-Liang,万松良. 2012

[18]中国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其传播方式分析. 张德锋,袁伟,可小丽,刘志刚,曹建萌. 2018

[19]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DAI Yun-yun. 2014

[20]罗非鱼池塘水质管理. 林文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