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利用野生猴头菇袋料栽培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李传华;宋晓霞;陈明杰;汪宏;沈学香;奚利萍;冯爱萍

专利号: CN20141043759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野生猴头菇袋料栽培的方法,包括:1)野生猴头菇菌种的获得和培养;2)野生猴头菇的驯化;3)菌包养菌;4)出菇和管理;应用:猴头菇快速栽培。本发明与常规猴头菇栽培相比,具有培养基配方简单,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菌包较常规菌种早10‑15天,同时此种方法袋料栽培猴头菇菌包,具有简单、快速,出菇早,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栽培效益高等优点,在我国猴头菇的栽培中具有独特性。

  • 相关文献

[1]猴头菇工厂化栽培初探. 李玉,李巧珍,尚晓冬,宋春艳,李正鹏,杨炎,谭琦,周峰. 2017

[2]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李玉,尚晓冬,宋春艳,周峰,李巧珍,谭琦,李正鹏. 2017

[3]野生拟粘小奥德蘑驯化和栽培研究. 李传华,章炉军,张美彦,徐珍,尚晓冬,谭琦. 2012

[4]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 于海龙,杨焱,吕贝贝,李巧珍,陈辉,马丹丹,尚晓冬. 2013

[5]桑黄林地栽培技术. 高君辉,杨焱,唐利华. 2010

[6]长根菇林地覆土栽培技术. 唐利华,高君辉,郭倩. 2010

[7]上海地区林地袋料栽培黑木耳. 孙育红,周晓磊,张军,郭倩. 2009

[8]猴头菇新品种'沪猴3号'. 李巧珍,张赫男,吴迪,李正鹏,于海龙,赵静,姚松涛,杨焱. 2020

[9]猴头菇β-葡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稀溶液性质. 张三丰,王一非,冯涛,庄海宁,宋诗清,姚凌云,孙敏,徐志民. 2019

[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制备猴头菇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唐川,杨焱,吴迪,刘艳芳,颜梦秋,周帅. 2014

[11]猴头菇药效研究. 陈国良,严惠芳,李惠华,梁庆祥. 1996

[12]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 于海龙,冯志勇,郭倩. 2010

[13]秋水仙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杨茂成,赵建华. 1997

[14]稻麦秸屑栽培香菇技术研究. 杨瑞长,宋士良,蒋逵良,周琳. 1998

[15]在PPT课件中插入Flash动画的几种方法. 李琼玉. 2009

[16]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梨倍性的方法. 王晓庆,骆军,施春晖,张学英,奚晓军,徐芳杰. 2014

[17]鲜肉保鲜技术的动向. 彭丽英,苗耀先,黄润全. 2002

[18]上海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杨华,龙萍,夏辉,陈海荣,林田,罗利军. 2015

[19]树叶作补充饲料的规范利用. 何闪,刘洪云,潘福明,何晓芳,马晓迪,丁卫星,张华弟,李红,陈琳,潘雪男. 2012

[20]剩余面包、食品作猪添加饲料利用的规范处理技术. 潘雪男,刘洪云,张婵娟,潘福明,丁卫星,李红,马晓迪,张华弟,何晓芳,何闪,陈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