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水华藻类打捞耙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吴祖立;崔雪森;熊敏思;唐峰华

专利号: CN201521036305.4

摘要: 一种水华藻类打捞耙装置,包括:把手、连接件和耙头,耙头包括:矩形框、筛网、浮子块、尼龙绳和固定板,其中:筛网包裹于矩形框上形成矩形网板,浮子块由尼龙绳设置于矩形框的上边沿,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于矩形框的上边沿中部,另一端由连接件与把手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湖泊、养殖池塘等水华藻类化害为利,生产者可借打捞耙装置,有效捞取水体中的浮游藻类。

  • 相关文献

[1]底泥悬浮对营养盐释放和水华生长影响的模拟. 王小冬,秦伯强,刘丽贞,赵林林,丁艳青. 2011

[2]颗粒直链藻水华生消对婆罗异剑水蚤(桡足类)种群动态的影响. 马增岭,高倩,赵敏. 2014

[3]池塘微囊藻生态环境调研与水华防抑试验. 石志中,陈鹤平,王梅,李维平,王玉玲,王建华. 1997

[4]侧孢芽孢杆菌的抑藻效应及对养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生态防控. 王琼,瞿建宏,张骞月,吴伟. 2013

[5]微量元素对水华发生、发展的影响. 李威,杨健,刘洪波,苏彦平. 2008

[6]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志伟,邱丽华,曹煜成,李卓佳,胡晓娟,苏浩昌,蔡卓平,文国樑. 2017

[7]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藻中铅形态化合物. 李景喜,孙承君,郑立,蒋凤华,尹晓斐,陈军辉,王小如. 2016

[8]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9]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孙祖莉,王晶,杨贤庆,魏涯,李春生,相悦,赵永强. 2020

[10]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古长庆,李君文,晁福寰,宋农,郑金来,王新为,邵萍,刘聪,樊恩源,梁舜华. 2004

[11]背角无齿蚌幼蚌食物中的藻类组成.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4

[12]中国北方盐田和盐湖高盐水域藻类的初步研究. 马志珍. 1995

[13]藻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与产品开发. 周德庆,李振,柳淑芳,姜桥,孟娣. 2006

[14]鲢摄食人工投喂藻类碳收支的实验研究. 陈中祥,战培荣,牟振波,覃东立. 2014

[15]贝藻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曲克明,卜雪峰,马绍赛. 2006

[16]络合铜对藻类、车轮虫的杀灭试验及对鳜鱼的安全性试验. 任撑住,李进,姜兰,邹为民,梁爱玲. 2004

[17]条浒苔与稻壳共热解协同效应. 王爽,孙超群,胡亚敏,王谦,林骁驰,曹斌,徐姗楠. 2017

[18]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群落特征. 武秀国,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戈贤平,杨健. 2015

[19]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段金荣,张宪中,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2009

[20]去除鱼类土腥味养殖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 顾兆俊,朱浩,刘兴国,唐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