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彭士明;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王建钢
专利号: CN20162023792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简易高效卤虫孵化池,包括:孵化池,孵化池为凹槽状,向上开口,四周封闭;层架,层架高出孵化池的底部;加温管,加温管铺设在孵化池的底部,两端伸出孵化池;孵化桶,孵化桶放置在层架上;气石,气石放置在孵化桶中,并通过导管同孵化池外的充氧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孵化池内设加温管、气石提供一个良好的盐度、温度、pH值和足够的溶氧环境,在层架上设置多个孵化桶,合理设计不同孵化桶开始孵化的时间可以对不同的时间点的卤虫同时孵化,保证卤虫供应的层递,可调节性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省时省力,且高效快捷的进行卤虫的孵化处理。
- 相关文献
[1]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马静,邹安革,王新星,常青,滕玉清,王文斌. 2012
[2]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 吴宗凡,刘兴国,王高学. 2013
[3]室内培育不同产地卤虫的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茹文红,段亚飞,郑晓婷,董宏标,刘青松,张家松. 2018
[4]添加外源益生菌对大菱鲆育苗生物饵料菌群结构的影响. 于永翔,姜燕,张正,王印庚,景亚运,廖梅杰,薛良义. 2017
[5]臭氧在卤虫卵孵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宫小明,刘淇,王群,李健. 2002
[6]中国西北地区内陆盐湖卤虫卵径研究. 赵彩霞. 1998
[7]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风险的研究进展. 王一婷,史成银,隋丽英,叶仕根,董宣,黄倢. 2020
[8]艾比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窦乾明,黄晓丽,王乐,都雪,宋聃,王慧博,赵晨,霍堂斌. 2022
[9]投喂不同密度卤虫无节幼体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尹飞,唐保军,张东,王建钢. 2012
[10]卤虫生物包囊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曹立民,李健,王群,刘淇. 2005
[11]中国西北地区内陆盐湖卤虫染色体倍性组成的研究. 任波,姚陆. 1997
[12]活饵料中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刘镜恪,雷霁霖. 1998
[13]不同饵料对卤虫高密度养成的影响. 杨小静. 2006
[14]卤虫卵孵化强化剂的初步研究. 王彩理,滕瑜,乔向英,朱伯清. 2003
[1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 王新星,于朝磊,马静,常青. 2013
[16]长江口南支沉积物对卤虫的毒性效应研究. 晁敏,伦凤霞,王云龙,沈新强. 2010
[17]卤虫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邓灯,王伟继,刘萍,孟宪红,孔杰. 2005
[18]美洲鲥鱼苗种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Ⅰ稚鱼培育. 吴文化,王斌,师伟,吴日德,孙大江. 2004
[19]中国卤虫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马志珍. 1993
[20]南极大磷虾粉对卤虫脂肪酸和氨基酸的营养强化作用. 陆建学,林听听,黄艳青,高露姣,龚洋洋,夏连军,黄洪亮.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静静;王亚冰;乔光德;王倩;韩多彩;彭士明
关键词:大黄鱼;抗流能力;组织结构;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
马夫鱼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作者:岳彦峰;蒋科技;彭士明;叶丙聪;王孝杉
关键词:
-
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人工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作者:叶丙聪;岳彦峰;黄海;彭士明;蒋科技
关键词:密斑刺鲀;六斑刺鲀;营养强化;杂交技术
-
黄尾副刺尾鱼人工繁育技术
作者:岳彦峰;蒋科技;王亚冰;张忭忭;彭士明;叶丙聪
关键词:
-
基于"宁芯3号"基因组育种芯片和机器学习的大黄鱼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作者:赵吉;冯苗胜;柯巧珍;王家迎;江汀森;吴雄飞;彭士明;白玉麟;沈伟良;周涛;濮菲;徐鹏
关键词:大黄鱼;宁芯3号;种质鉴定;机器学习
-
大黄鱼不同抗流能力群体间能量代谢差异比较分析
作者:韩多彩;张静静;王亚冰;乔光德;王倩;彭士明
关键词:大黄鱼;抗流能力;能量代谢;酶活力;基因表达
-
罗氏沼虾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罗金萍;刘培敏;高权新
关键词:罗氏沼虾;种质资源;良种选育;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