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小麦生长期内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史建荣;杜鹃;吴季荣;刘馨;徐剑宏;胡晓丹

专利号: CN201310356232.6

摘要: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是环境生物安全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转基因抗病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进行绝对定量,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检测体系。应用该反应体系,对转基因小麦各个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的荧光假单胞菌拷贝数进行绝对定量。结果表明,该设计引物具有较好特异性;Real-TimeQPCR反应的扩增曲线中各梯度标准质粒的循环阈值(Ct值)间隔均匀,熔解曲线峰值较突出,该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05,斜率为-3.203,计算其扩增效率E=100%。在转基因小麦的播种期、返青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根际土壤荧光假单胞菌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 杜娟,吴季荣,俞明正,王燕霞,徐剑宏,史建荣. 2014

[2]小麦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戴濡伊,吴季荣,徐剑宏,俞明正,史建荣. 2013

[3]核酸适体识别荧光法检测汞离子. 雷兆静,张存政,胡秋辉,刘媛,张强,刘贤金. 2012

[4]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胜营,潘明泉,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2023

[6]镇麦品种相关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 郭瑞,姚维成,陈琛,曲朝喜,温明星,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2023

[7]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何茂盛,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谭一罗,李晓峰,师毅君,樊继伟. 2024

[8]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余桂红,孙晓波,张旭,周淼平,马鸿翔. 2013

[9]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0]转TaPIMP1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分析(英文). 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张鹏,周小青,马鸿翔. 2014

[11]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的抗病性和耐旱性. 周淼平,张增艳,周小青,姚金保,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 2011

[12]转Gastrodianin基因提高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 周淼平,杨学明,姚金保,任丽娟,张增艳,马鸿翔. 2012

[13]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周小青,张增艳,董娜,马鸿翔,姚金保. 2011

[14]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叶兴国,程红梅,徐惠君,杜丽璞,陆维忠,黄益洪. 2005

[15]小麦与赤霉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林凡云,陆琼娴,杨慧勇,徐剑宏,祭芳,史建荣. 2007

[16]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17]转TaPIMP1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分析(英文).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张鹏,周小青,马鸿翔. 2014

[18]转TaPK-R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9]转MYB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初步分析. 周淼平,周小青,姚金保,张增艳,张鹏,杨学明,马鸿翔. 2013

[20]抗茎腐病转基因小麦新种质的筛选.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杨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