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钟金香;颉晓勇;于培松;李纯厚;吴郁丽;麦良彬
专利号: CN20112018777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虾高密度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管、输气管和气泵,所述输气管一端与气泵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养殖池内与池内的增氧管相连;所述增氧管包括通气管回路、微孔增氧管和支撑管,所述通气管回路由若干通气管头尾相连形成回路,所述微孔增氧管两端连接于所述通气管回路上并与所述通气管回路连通;所述支撑管架设于所述通气管回路下方并与所述通气管回路连通;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支撑管或通气管回路连通。该装置能够对提高养殖池塘增氧效率,提高养殖水体溶氧水平,同时避免池塘底部积污。
- 相关文献
[1]沿海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调研与分析. 程果锋,陈军,杨菁,李月,管崇武. 2011
[2]涌浪机在对虾养殖中的增氧作用. 管崇武,刘晃,宋红桥,张成林. 2012
[3]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药物应用试验初报. 杨仲明. 1996
[4]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上). 丁永良. 2010
[5]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刘萍,李健,孙修涛,刘得月. 1997
[6]论对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杨丛海. 1990
[7]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 2011
[8]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 汪哲夫. 1991
[9]对虾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曲克明,李勃生. 2000
[10]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健,马向东,刘德月,孙修涛,牟乃海,宋全山,王承彬. 2002
[11]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技术纳米量子效应对虾免用药养殖机理的研究. 丁永良. 2009
[12]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下). 丁永良. 2010
[13]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 李键. 1996
[14]凡纳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研究. 虞为,李卓佳,朱长波,马广智. 2011
[15]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广军,谢骏,郁二蒙,余德光. 2017
[16]江汉平原克氏原螯虾养殖池杀青苔药物调研与分析. 张涛,甘金华,陈建武,何力. 2021
[17]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俊,高阳,陈聪聪,张宁,刘兴国,曹守启,胡庆松,张铮. 2023
[18]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 史明明,阮贇杰,刘晃,郭希山,叶章颖,韩志英,朱松明. 2017
[19]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20]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范鹏程,徐武杰,文国樑,徐煜,许云娜,李卓佳,杨铿,张建设,曹煜成.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万山群岛长鳍篮子鱼与云斑海猪鱼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作者:石娟;李纯厚;王腾;王春伶;赵金发;宋晓宇;吴鹏;肖雅元;林琳;刘永
关键词:长鳍篮子鱼;云斑海猪鱼;稳定同位素;竞争;共存;珠江口
-
丰水期珠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粟丽;徐姗楠;李纯厚;陈作志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营养盐;丰水期;珠江口
-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作者: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关键词:棘头梅童鱼;稳定同位素;生态位;营养级;珠江口
-
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康志鹏;李纯厚;李纯然;王腾;赵金发;石娟;刘永
关键词:耳石形态;传统形态测量法;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鹦嘴鱼
-
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作者: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关键词:黄鳍棘鲷;高通量测序技术;食性;胃含物;体长
-
南海西沙毗邻海域四种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
作者:宋晓宇;刘永;李纯厚;石娟;赵金发;王腾;孔啸兰;江艳娥;康志鹏
关键词:中层鱼类;稳定同位素;生态位;眶灯鱼;食性
-
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银康;鲍虞园;钟金香;陈晓海;李俊伟;颉晓勇
关键词:中华鲎;方斑东风螺;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