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筛选抗褐飞虱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武汉大学

发明人: 游艾青;何光存;陈志军;周雷;杜波;郎需勇;李三和;刘凯;杨国才;胡刚

专利号: CN201110170178.7

摘要: 一种辅助筛选抗褐飞虱水稻的方法与其专用引物。辅助筛选抗褐飞虱水稻的引物,是由序列表中序列B14F1、B14R1、B14F2和B14R2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四条引物。该方法是以待检测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序列表中序列B14F1、B14R1、B14F2和B14R2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四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如该待测水稻的扩增产物为大小566bp的条带,则该待测水稻为候选抗褐飞虱水稻。该方法可用于选育抗褐飞虱水稻,缩短抗褐飞虱水稻的育种周期,加快育种速度,降低育种成本,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的优点,适应于推广应用,为选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检测方法。

  • 相关文献

[1]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及其抗性表现. 李进波,万丙良,夏明元,戚华雄,石华胜,辛复林. 2011

[2]几种防治水稻褐飞虱药剂的药效比较试验. 吕亮,陈其志,张舒,常向前,杨小林. 2009

[3]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何光存,万丙良,查中萍. 2006

[4]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 刘华林,吕亮,张舒,陈其志,丁振华,董金梅,文佳,牛林. 2011

[5]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的应用研究. 戚华雄,陈志军,万丙良,吕亮,唐克轩. 2001

[6]水稻苗期耐盐种质资源初步筛选. 韩晓丽,蒋医蔚,陈志军,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周雷. 2019

[7]6株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 董亚青,朱爱萍,郭广富,朱文斗,於敏,曹军平. 2019

[8]冷原子吸收法与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等效. 张惠贤,崔文文,姚晶晶,王明锐. 2019

[9]恩施州玄参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穆森,郭杰. 2015

[10]畜禽基因定位方法及研究. 冯政,梅书棋,刘贵生,武华玉,彭先文,李良华. 2009

[11]科技期刊组稿方法浅谈. 曾德芳,罗亚军,程碧军. 2011

[12]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主要方法综述. 金利容,万鹏,孔令甲,黄民松. 2008

[1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0

[14]褐飞虱ABC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闸雯俊,李三和,周雷,陈志军,刘凯,杨国才,徐华山,李培德,游艾青. 2020

[15]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华红霞,何予卿,杨长举,翟保平. 2011

[16]长江中游稻区夏季飞机航捕迁入褐飞虱的轨迹分析. 华红霞,邓望喜,李儒海. 2002

[17]高通量测序分析褐飞虱circRNA表达谱及其潜在功能. 于鑫滢,赵哲奇,闸雯俊. 2024

[18]褐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2009

[19]褐飞虱不同虫态的耐热性比较. 吕亮,常向前,张舒,杨小林,袁斌. 2016

[20]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常向前,吕亮,郑正安,王晶,邓颍骏,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