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简便的牙鲆幼鱼性别判定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孙鹏;彭士明;尹飞;施兆鸿

专利号: CN20101013643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的牙鲆幼鱼性别判定方法,包括:(1)将牙鲆幼鱼称量后取腹部包含性腺的部分固定于Davision’s AFA固定液中,在处理24h后改用70%乙醇保存;(2)将固定的幼鱼腹部置于解剖镜下,剥去其表皮及肌肉部分,取出性腺组织;(3)将性腺组织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其性腺表皮包含的性腺组织的形状,雌性牙鲆的性腺组织较大,呈“心”形,而雄性牙鲆的性腺组织较小且细长,呈长“D”形。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鲆鲽鱼类等多种鱼类的繁殖与发育研究。

  • 相关文献

[1]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2]虾夷扇贝不同性别类型2个Dmrt基因DM结构域分析. 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印,郑利兵,刘志鸿,侯丫,郑言鑫. 2015

[3]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生产性能评估及其雌雄群体间的差异. 魏海军,邓正华,陈明强,邓林琪,谭春明,李有宁,王雨,王爱民. 2020

[4]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5

[5]罗非鱼性别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陈文伟,曹建萌,刘志刚,杨娜,卢迈新. 2020

[6]半滑舌鳎雌性特异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的筛选与应用. 李静,陈松林,邓思平,田永胜,沙珍霞,王清印,庄志猛,徐建勇,温海深. 2007

[7]人工神经网络在橄榄蛏蚌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金武,马学艳,孙光兴,徐东坡,王林,闻海波,吕国华,徐跑,华丹,顾若波. 2021

[8]半滑舌鳎早期不同性别的形态差异及判别分析. 王立萍,叶展,张亚群,王巧欣,李恒德. 2021

[9]孵化温度对乌龟性别及质量的影响. 彭明伟,李伟,洪孝友,陈辰,纪利芹,田阔,项旭东,朱新平,刘晓莉. 2024

[10]建鲤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凌立彬,司伟,傅洪拓,吴滟,龚永生,熊贻伟. 2007

[11]尼罗罗非鱼芳香化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董在杰,缪为民,尤洋,袁新华,陈家长. 2006

[12]半滑舌鳎不同家系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 张永珍,杨英明,王磊,刘峰,李仰真,翟毓秀,孙伟红,陈松林. 2016

[13]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血液指标. 许晓娟,李加儿,区又君,郭根喜,陶启友. 2008

[14]基于血液转录组分析的长江江豚雌雄两性免疫适应性. 尹登花,蔺丹清,严燕,郭弘艺,朱孝彦,张亚,刘凯,唐文乔. 2022

[15]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 陈松林,李仰真,张静,刘寿堂,孙德强,杜民,梁卓,刘峰,胡乔木. 2013

[16]环境因子和生物自身因子对中国明对虾渗透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影响. 来琦芳,王慧,房文红. 2005

[17]松花江下游同江段黑龙江马口鱼的摄食生态研究. 迟淼,张泽鹏,金洪宇,邵慧丽,邢悦,李雷. 2023

[18]黄海中南部小黄鱼当年幼鱼生长特征的研究. 张国政,李显森,朱建成,戴芳群,金显仕. 2010

[19]周期性饥饿对鮸幼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罗海忠,彭士明,施兆鸿,于宏,柳敏海,彭芝兰. 2009

[20]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杜佳,徐革锋,韩英,牟振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