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低碳的鱼虾贝混养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广军;龚望宝;谢骏;余德光

专利号: CN201310374151.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环保的鱼虾贝的混合养殖方法。该混养方法包括将河蚬种苗、南美白对虾种苗、罗非鱼种苗依顺序投放,在河蚬种苗投放5-7天后投放南美白对虾种苗,再经7-10天后投放罗非鱼种苗,在投放河蚬种苗后每日投喂罗非鱼全价配合饲料。本发明采用首先投放河蚬种苗的混养方法,河蚬可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藻类,通过贝壳的增长起到固碳的效果,从而降低碳排放;此外,本发明采用的混养方法只需要使用一种饲料,即罗非鱼全价配合饲料,饲料的利用率高,氮、磷等排泄物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 相关文献

[1]水产养殖中摄食声学研究进展. 曲蕊,刘晃,庄保陆,刘俊文. 2020

[2]QuEChERS/GC-MS法同时测定鱼、虾中的雌二醇与己烯雌酚残留. 马丽莎,戴晓欣,谢文平,朱新平,尹怡. 2015

[3]同位素稀释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虾中丙酸睾酮残留量. 田良良,林洪,曹立民,蔡友琼,王建华,黄冬梅,史永富. 2014

[4]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李荣,艾晓辉,邹世平,刘长征,伍刚. 2003

[5]鱼虾体色研究概述. 侯艳君,谢骏,周群兰,刘波,徐跑. 2007

[6]关于鱼虾孵化系统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概述. 陆忠康. 1996

[7]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亮,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文国樑,杨莺莺. 2011

[8]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 房景辉,王海青,方建光,蒋增杰,杜美荣,高亚平,周凯,张丽瑶. 2017

[9]山东省海水养殖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陈京婷,杨宁生. 2013

[10]建立水产养殖碳排量计算模型——以养殖场进行实证分析. 陈桥驿,杨宁生. 2013

[11]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12]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2012

[13]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 2012

[14]黄颡鱼主养池混养鲌鱼模式研究. 谢德兵,任艳,朱思华,李波,周勇,刘怡然,王辉. 2019

[15]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研究. 郭永坚,沈勇平,王芳,张振东. 2013

[16]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17]不同密度的卵形鲳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效果研究. 虞为,李欣,林黑着,黄小林,杨育凯,黄忠,李涛. 2021

[18]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19]对虾养殖池塘内混养鲻鱼和罗非鱼对水环境及对虾生长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张文文. 2015

[20]玉足海参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效果. 于宗赫,胡超群,齐占会,江海英,任春华,罗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