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生物絮团培养及絮团浓度控制的池塘养殖系统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李志斐;王广军;谢骏;余德光;郁二蒙;王海英;龚望宝;夏耘;魏南

专利号: CN201320723211.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絮团培养及絮团浓度控制的池塘养殖系统。该池塘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泵、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和生物絮团固体收集器,养殖池通过出水管及水泵与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连接,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与生物絮团固体收集器连接,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又通过进水管与养殖池相连,养殖水体通过出水管及水泵进入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弧形筛固液分离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分离后,分离出的生物絮团进入生物絮团固体收集器,而分离出的水体通过进水管重新流回养殖池中。本系统能充分满足特定养殖品种对生物絮团浓度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率,且具有节约用水、高效利用饲料、降低能耗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2]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碳源添加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影响. 罗亮,徐奇友,赵志刚,祖岫杰,闫有利,缴建华. 2013

[3]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程果锋,吴宗凡,时旭,朱浩,刘兴国,张增胜,郭益顿. 2014

[4]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水质净化调控系统. 刘兴国,徐皓,朱浩,顾兆俊. 2012

[5]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吴伟,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杨琳. 2008

[6]典型流域淡水池塘养殖监测体系构建与变化分析. 莽琦,朱健,张成峰,刘永新. 2021

[7]大银鱼池养试验. 王玉芬,盖玉欣,尤洋,袁剑青. 1997

[8]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低盐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宋松伟,李忠红,陈勇,陈月玲. 2024

[9]大鳍Hu池塘驯化及养殖技术试验. 周剑光,杨德国. 1997

[10]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宋红桥,顾川川,张宇雷. 2019

[11]分割式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应用. 陈晓龙,王健. 2019

[12]米诺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及在养殖系统中的消除. 李娜,李健,王群. 2008

[13]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研究. 徐琰斐,徐皓,刘晃,谌志新,崔铭超. 2021

[14]去除鱼类土腥味养殖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 顾兆俊,朱浩,刘兴国,唐荣. 2014

[15]不同底面坡度的循环水养殖池塘净化效能. 张俊,贾广臣,王庆诚,车轩,田昌凤,陈晓龙. 2021

[16]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研究. 徐武杰,曹煜成,徐煜,胡晓娟. 2015

[17]生物发酵豆粕干燥技术的研究. 虞宗敢,高翔,周荣. 2007

[18]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19]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夏耘,邱立疆,郁二蒙,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吉红. 2014

[20]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