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杂草发生;技术;防控技术;稻田杂草;水;稻;发生;稻田;水稻田;防控;发生规律;杂草发生规律;水稻;杂草;研究;可持续;规律;持续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2023
[2]湖北省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控研究. 万鹏,褚世海,武怀恒,黄民松,姜干明. 2010
[3]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魏守辉,刘学,张朝贤,张宏军,张佳,喻大昭. 2007
[4]湖北省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朱文达. 2007
[5]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6]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7]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吕亮,张舒,常向前,杨小林,袁斌,程建平,赵锋. 2019
[8]20%苄嘧磺隆·莎稗磷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 黄坤敏,高振兴,史文琦,王嘉伟,朱文达. 2013
[9]56%二甲四氯钠粉剂对稻田3种杂草的防治效果. 朱文达,宋志红,张宏军. 2010
[10]48%灭草松水剂防治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研究. 朱文达,何燕红,李林. 2011
[11]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稻田3种杂草的防治效果. 涂爱萍,胡洪涛,朱文达,李林. 2015
[12]45%苯噻·恶草酮WP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 朱文达,张良,李芳. 2005
[13]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 2020
[14]莎稗磷乳油防除杂草对水稻移栽田光照和水肥的影响. 张文君,朱文达,何燕红,李林. 2011
[15]江汉平原地区潮土水稻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研究. 周萍,范先鹏,何丙辉,刘宏斌. 2007
[16]冷原子吸收法与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等效. 张惠贤,崔文文,姚晶晶,王明锐. 2019
[17]恩施州玄参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穆森,郭杰. 2015
[18]世界肉鸡疫病控制技术研究动态. 王笑梅,邵华斌,廖明,刘爵,田国彬. 2013
[19]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中“920”使用及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初探. 金卫兵,袁亚稳,李家发. 2002
[20]43%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 Zhang Jianhua,张建华,Zhu Wenda,朱文达,Wang Jing.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作者: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东方黏虫;耐寒性;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间竞争
-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吕亮;常向前;郭蕾;王佐乾;杨小林;龚林忠;张舒
关键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葡萄;着色;品质;产量
-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作者:常向前;张舒;刘冬碧;赵越;王佐乾;杨小林;夏颖;吕亮
关键词: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一季中稻;再生稻;稻田;农药残留
-
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作者:常向前;吕亮;郑正安;王晶;邓颍骏;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褐飞虱;桶混助剂;植物源农药;毒力;增效作用;解毒酶;接触角
-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
作者:杨小林;薛敏峰;张舒;李进波;吕亮;常向前;张佑宏;龚艳
关键词:襄阳麦茬稻区;水稻;自留种;自落粒;穗腐病
-
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
作者:顾琼楠;褚世海;黄启超;李林;陈安安;李儒海
关键词:湖北;稻田;稗属杂草;五氟磺草胺;抗性监测
-
外来入侵生物与国家安全
作者:褚世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