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茶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有机;示范;有机茶;研究;茶;技术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该研究遵循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和生态学(Ecology)原理,重点开展有机茶园生物群落调查及主要病虫消长规律研究与调控、有机茶园减产、减收主要障碍因子研究、有机名茶研发及清洁化加工、揉捻机研制及有机茶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借以培植湖北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省茶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首次提出和制定了有机茶系列标准,并作为我省首套有机食品标准颁布实施,填补省内空白;研制开发的连续式茶叶揉捻机为国内外首创,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5437.6)、滚筒式茶叶揉捻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01273471.3)、多揉桶全自动茶叶揉捻机已申请专利(申请号:CN200510019011.5);通过系统研究,初步探明湖北茶叶主产区主要病虫为害种类及天敌资源情况;针对性地解决了湖北茶产业发展中有机茶标准化生产、茶树主要病虫害生态控制、清洁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研制、开发有机名茶水仙玉茗王。 通过新技术示范推广,有效控制有机茶园主要病虫为害,减少因病虫为害造成的经济损失1.2亿元;通过开发有机茶,与传统常规茶相比,新增产值1.3亿元;研制、开发的新产品为企业及茶农增收2000多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其中有机茶无公害茶园病虫防控技术,特别是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茶饼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可在湖北及周边省市推广应用;有机茶系列标准是一整套技术性规程与规范,涵盖了有机茶生产全过程,符合有机食品管理的客观要求,可在湖北及全国有机茶产区推广应用;水仙玉茗王,系将有机茶、名茶、AB加工新工艺进行有机结合后创制的奇异性有机名茶,可在全国推广应用;揉捻机自动化是实现绿茶生产自动化的关键所在。该课题成功研制出新型揉捻机样机,并通过小试,效果比较理想,但因成本等原因,故需中试后方能批量生产。

  • 相关文献

[1]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2]发挥工程中心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王长清,熊远著,邓昌彦,梅书棋. 2002

[3]旱育保姆种衣剂育秧对鄂东南水稻产量的影响. 章桃娟,皮楚舒,姚曼,杨诚,叶方,程建平,张枝盛. 2019

[4]机采棉试验示范进展与发展建议. 王孝纲,张教海,夏松波,秦鸿德,张友昌,冯常辉,别墅. 2019

[5]湖北省枝江市优质稻减肥增效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效果评价. 胡时友,马朝红,张舒,樊军,鲁元,程志红. 2018

[6]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示范结果及栽培技术. 王良军,易行荣,胡红喜,赵军,邹万云,周文华. 2008

[7]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2023

[8]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9]不同产区绿茶氨基酸及矿物元素分析评价. 王雪萍,高士伟,郑鹏程,叶飞,王胜鹏,龚自明. 2020

[10]基于茶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植物亚细胞定位预测软件的应用. 刘艳丽,周媛,曹丹,马林龙,龚自明,金孝芳. 2020

[11]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 2016

[12]不同品种茶鲜叶稀土含量研究. 王雪萍,龚自明. 2019

[13]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差异分析. 王雪萍,滕靖,郑琳,刘盼盼,桂安辉,冯琳,龚自明. 2019

[14]鄂茶5号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闵彩云,贾尚智,杨小林,陈勋,金孝芳,石亚亚. 2011

[15]水仙春毫茶加工工艺的改进. 李传忠,谭丛珍,来祖庆,蔡鸿林. 2001

[16]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冯琳,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刘艳丽. 2018

[17]桑叶茶研究进展与展望. 廖友新. 2023

[18]茶园主要害虫微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蓓蓓,曹春霞,郑娇莉,黄大野,龚艳. 2023

[19]基于AHP法的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杨文静,张兴中,刘骏. 2013

[20]沉淀档案文化 提升管理水平. 范昕.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