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以贝氏莫尼茨绦虫为模式生物研究器官发育相关基因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贝氏莫尼茨绦虫;相关基因;模;器官;发育相关基因;模式;绦虫;模式生物;器官发育;相关;研究;基因;相;莫尼茨绦虫;发育;生物

第一完成单位: 新疆农垦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本研究采用反向思维策略,改变人们一直防治的寄生虫为研究资源,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特点,探索一条将其作为模式生物的道路,从而为大规模挖掘功能基因,抢占基因资源作前期工作。结果证明路线正确。具体在项目研究中获得以下   1、以莫尼茨绦虫为模式材料,大规模发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 应用cDNA文库和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发现贝氏莫尼茨绦虫生长发育差异基因206个,扩展莫尼茨绦虫267个。共发现莫尼茨绦虫新基因1098个;完成cDNA全长基因序列31个,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推测了其功能,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其中有23基因在其他物种上有相似序列。   2、形态学观察发育变化规律和应用DD-PCR技术筛选节片间差异基因。 苏木素染色形态学精细观察发现,贝氏莫尼茨绦虫生殖系统在幼节出现萌芽,成节则发育成熟,孕节中雄性生殖器官最先退化,尔后卵巢、卵黄腺退化,卵膜退化的较慢。排泄管则一直存在并逐渐变粗。   3、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到差异基因,证明研究思路正确 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分别筛选贝氏莫尼茨绦虫幼节和成节、成节和孕节间的15个差异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on sequence tag, EST);其中8个为成节所特有,3个为孕节所特有,4个位幼节特有;SeqE的部分序列与亚洲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达80%以上。证明研究思路正确。   3、项目研究已经发表论文10篇,其中2篇为SCI源期刊论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 研究思路在动物寄生虫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条利用其器官发育退化等遗传发育特点挖掘功能基因挖掘的新路;现发现国际著名动物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所Sanger研究所遵循该思路正在跟踪并大规模开展利用绦虫挖掘基因的相关研究。

  • 相关文献

[1]贝氏莫尼茨绦虫与扩展莫尼茨绦虫生殖器官形态学观察与比较. 刘继荣,王开胜,薄新文. 2008

[2]贝氏莫尼茨绦虫与扩展莫尼茨绦虫的形态学比较. 王开胜,刘继荣,薄新文. 2010

[3]绦虫成虫制片方法的改进. 王运宏,薄新文,孙延鸣,刘继荣,郭燕,陈琛,荣光,夏伦斌. 2007

[4]模式生物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罗盘棋,王新华,薄新文. 2008

[5]甲螨生态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郑经鸿,王丽真,王新华,张兴亚,濮方德,陈忠,杨佩珊,杨棣春,冷定然,柴丽明. 1993

[6]扁虫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 王智欣,张艳艳,卢平萍,马勋,王正荣,薄新文. 2017

[7]绦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李秀荣,闫鸿斌,李立,付宝权,薄新文,朱兴全,贾万忠. 2021

[8]绦虫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夏党荣,薄新文,马勋,王涛,康立超. 2012

[9]不同饲喂水平对多胎萨福克公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牛玉杰,郑新霞,牛俊丽,张文举,陈宁,刘艳丰. 2022

[10]不同钾肥用量下南疆红枣植株体内磷素动态变化. 宋伞伞,郑强卿,支金虎,师学广,李天乐,李世博. 2021

[11]MBL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器官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 张若然,杨永林,杨华. 2016

[12]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绵羊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 杨华,刘守仁,李大全,赵宗胜,王新华. 2005

[13]不同生态环境对陆地棉杂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成奇,董承光,王清连,赵海红. 2010

[14]伊犁地区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简大为,苏甫热木,张喜琴,韩新年. 2010

[15]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 徐从祥,杨华,廖和荣,冯静,杨永林,张永胜,马春萍. 2011

[16]小麦碱性水保持力与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卫华,訾慧芳,杨会娜,郅洁,张世华,刘丽. 2006

[17]巴什拜羊骨骼肌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miRNA研究. 张伟,王世银,邓双义,杨力伟,石国庆,甘尚权. 2018

[18]Hc38基因沉默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发育的影响. 何延华,王新华,薄新文,陈南颖,张平,张兴亚,韩猛立,黄新,康立超. 2013

[19]超高产大豆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魏建军,张力,杨相昆,张占琴,曹敏建. 2010

[20]葡萄园测产方法介绍. 郭绍杰,李铭,陈恢彪,杨建武,李鹏程,苏学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