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SCI(精确检索)
98条记录
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形势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CSSCI

摘要:明晰不断调整的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制度,掌握渔业开发的游戏规则对于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MP点建设的加强、更加严格的鲜重报告要求、科学观察员的系统配备、密切关注捕捞活动对其他生物的深远影响将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的关注趋势。我国今后应该认真遵守具体制度,结合中国的远洋渔业规划认真思考,加强南极海洋科学调查,重视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等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科学数据,以便为中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做基础。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南极磷虾 渔业管理 南极生物资源养护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体盐度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摄食、生长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分别放在盐度为20、15、10、5、0的条件下饲养20d,测定鲻鱼幼鱼在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段(0d、5d、10d、15d、20d)其摄食率、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及肌肉RNA/DNA和生化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初期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摄食、生长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鲻鱼幼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滞后性(P<0.05);实验后期,各实验组摄食率、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及肌肉RNA/DNA较第0d有明显的提升(P<0.05)。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在鲻鱼幼鱼肌肉水分随盐度的降低而升高,而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则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

关键词: 盐度 鲻鱼 摄食 生长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分析-基于江苏省青虾主产区466户农户的调查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扬州四市466户农户青虾养殖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因素、政策及环境因素、农户对新品种的评价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的产业化组织程度、参加技术培训的频率、能否得到政府补贴对其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苏南与苏中地区农户的新品种采纳行为存在差异;而农户禀赋因素对其采纳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关键词: 农户 青虾新品种 技术采纳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技术类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方法及体会

编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阐述了技术类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必要性,结合《科学养鱼》杂志多年的办刊实践,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论述了选题策划的方法与程序,主要包括制定选题计划,开展选题实施,以及进行实施后的评价。通过实践,对技术类科技期刊选题策划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 技术类科技期刊 选题策划 方法 体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湖水环境质量与水生生物状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对长湖水环境质量和水生生物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湖水质污染属有机污染型,总体评价属V类或劣V类水质,长湖属极富营养型湖泊.藻类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其中,夏季长湖蓝藻为优势类群;磷是长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夏秋季浮游动物数量明显高于冬春季;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为沉水植物主要群落类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占全湖面积的80%~90%,春季生物量较高;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生长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 长湖 水环境 水生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袍杆菌与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根据细菌在烃―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正辛醇―水两相体系适用于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这类细菌的表面疏水性的研究.细菌表面的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疏水性与其在水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疏水性小的细菌快,在其表面的生长速度也更快.探讨了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为养殖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 疏水性 有机污染 生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溲繁殖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溲生物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醛浓度低于6MG/L时,对大型溲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

关键词: 大型溲 繁殖 化学纤维 废水 污染物 水体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繁殖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 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DAPHNIA MAGNA)生殖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乙醛浓度低于6 MG/L 时, 对大型溞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7~10 MG/L时, 使首次生殖周期推迟1~2D, 使第二次生殖周期提前1~2D.对苯二甲酸浓度32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基本无影响; 64~256 MG/L时, 使首次生殖周期均推迟1~2D, 第二次生殖周期均缩短1~2D.乙二醇浓度在1000 MG/L以下时, 对首次生殖周期无影响; 2000~4000 MG/L时, 推迟首次生殖周期1D; 浓度低于4000 MG/L时, 对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乙醛浓度在5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6~10 MG/L时, 显著降低其繁殖数量, 分别降低38.3%~74.1%和12.8%~65.3%.对苯二甲酸浓度低于32 MG/L时, 对首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64 ~256 MG/L时, 降低首次繁殖数量62.9%~75.3%; 浓度低于16 MG/L时, 对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32~256 MG/L时, 使第二次繁殖数量降低37.8%~78.1%.乙二醇浓度在500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1000 ~4000 MG/L时, 显著降低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 分别降低32.3%~77.8%和42.2%~60.9%.

关键词: 乙醛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大型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78910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