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棉花强国的思考——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棉花 》 2024
摘要:比较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人均棉花占有量和相关重要技术等,为加快建设棉花强国提供参考。采集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生产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等系统性数据,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和巴西是全球棉花生产大国中单产较高的国家,2020/2021年度以来巴西棉花单产有超越我国的趋势。我国原棉品质位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明显差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原棉品质强国,国产高品质原棉短缺率高达58.5%。2000―2019年我国棉花年人均表观占有量平均为4.51 kg,仅为同期美国的37.6%。我国是全球棉花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对标棉花强国提出以国产棉花年人均表观占有量不低于4.2 kg,底线面积333.3万hm2和底线产量600万t作为建设棉花强国的基础指标。建设棉花强国要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进一步优化全国棉区布局,坚持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之路,实现我国高品质棉花的自立自强。


优质抗病啤用大麦新品种—新啤12119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啤12119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以04y/192为母本、2004c/2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于2012-2013年进行多点产量鉴定试验,2014-2015年完成新疆自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2年11月30日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CNA20201007069),2022年12月30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22)650033。1植物学特征新啤12119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97d,属于中早熟品种。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82.45cm,茎秆有蜡质层,韧性好,较抗倒伏。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策研究
《当代会计 》 2024
摘要: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整合、协调和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流程,提高财务决策的效率,帮助事业单位实现战略目标.概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提出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思路,并探讨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包括科学编制预算方案、下放预算管理权限、优化科研项目经费一体化管理平台等.


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施氮决策模型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快速准确地获取甜菜的生长状况,在东北寒区对糖用甜菜精准施肥,达到高质高产的目地。2022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试验基地,以糖用甜菜‘KWS7748’为参试材料,获取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多光谱影像和田间实测数据,选出能反映甜菜此时期冠层生理生化的最优植被指数构建甜菜施氮决策模型。结果表明,甜菜的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含糖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将各植被指数与甜菜SPAD进行回归分析,优选最优植被指数为LCI,不同施氮水平下LCI变化与根产量高度相关,与含糖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小区的最佳施氮量,生成试验区甜菜氮肥变量施肥图,与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指导精准施用氮肥,实现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Ⅰ)
《中国棉花 》 2024
摘要: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 595.8万t(15 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29.14 mm、断裂比强度(比强度)28.49 cN·tex-1、马克隆值4.60;不同生态亚区存在明显差异。7年平均,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10 mm、比强度28.12 cN·tex-1、马克隆值4.65;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20 mm、比强度28.93 cN·tex-1、马克隆值4.54;东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8.98 mm、比强度28.37 cN·tex-1、马克隆值4.59。与南疆亚区的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相比,北疆亚区的纤维长度长0.10 mm,比强度高0.81 cN·tex-1,马克隆值低0.11;东疆亚区的纤维长度短0.12 mm,比强度高0.25 cN·tex-1。二是明确了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状况。7年间,新疆高品质原棉公检总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为24.5%,变幅为8.0%~33.3%;新疆机采高品质原棉占机采原棉总公检量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32.5%,变幅为8.7%~48.0%。各亚区高品质原棉加权占比,北疆为36.7%,南疆为13.6%,东疆为23.6%,由此可见新疆以南疆亚区高品质原棉的占比为最低,东疆次之,北疆最高。结果表明,新疆绿洲高品质原棉占比偏低,且变幅大,表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高品质原棉占比差异大,稳定性差,但提升潜力大。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机械化采收进程,但也对高品质原棉的生产有负面影响,2021年和2022年总体上品质呈现恢复态势,一些年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品质原棉占比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45%左右的目标。三是明确了高品质棉花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发展棉花科技、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供给能力和建设棉花强国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 马克隆值 高品质


基于Cite Space对马铃薯面制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食品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2004—2023年间国内外马铃薯面制品研究领域的趋势与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及数据库平台对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314篇中文文献和61篇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载文期刊、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马铃薯面制品相关研究在近10年前开始发展活跃;《食品工业科技》和《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分别是两个数据库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任广跃、李淑荣、刘永翔、李宏军、刘颖、木泰华和孙红男等作者是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贡献者;各种马铃薯面制品的加工工艺以及采用改良剂进行马铃薯面制品品质的改善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基本一致,但研究进展和关注焦点略有差异,中文研究更专注于加工工艺和品质优化,而英文研究则进一步探索马铃薯面制品的功能性。


生物炭和油菜幼苗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钝化效应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和油菜幼苗对南疆地区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修复技术,以黄油菜、黑油菜和印度芥菜为供试材料,设置生物炭添加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T0)、2%(T2)、4%(T4)、6%(T6)、8%(T8)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Cd形态、幼苗生物量和Cd在各部位富集转运,研究添加生物炭对Cd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油菜生物量(干重)均显著提升;同时活性较高的可交换态Cd的含量逐渐降低,不易被作物吸收的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有机质及硫化物Cd含量逐渐上升;当土壤Cd含量一定时,Cd活性指数逐渐降低,T8处理的钝化效果最显著;生物炭有效降低油菜根部Cd的富集系数和地上部转运系数,8%的生物炭施用量效果最佳.在不同生物炭处理下,黄油菜土壤pH、有机质含量、油菜生物量及Cd的形态变化、根富集系数、地上部转运系数的响应效果最佳.总体来看,8%的生物炭施用量的钝化效果和油菜生长特性最佳,且黄油菜对生物炭处理的响应效果最好.通过添加生物炭,可有效缓解南疆地区重金属Cd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为南疆地区油菜栽培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讨不同磷水平对北疆灰漠土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施磷量和深入了解当前棉田肥力及棉花生产状况提供实践指导.以"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已进行了5a的棉田土壤磷素肥力演替特征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化肥磷减施25%、化肥磷增施25%、化肥磷增施50%处理的土壤化学性质、磷素有效性特征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土壤养分含量.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幅分别在3.0%~16.10%、29.20%~111.77%、70.10%~72.10%之间,各速效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 2.12、1.53、22.85 mg·kg-1.全氮、全磷、全钾增幅分别在21.10%~35.10%、1.60%~54.0%、9.30%~10.90%之间,各全量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0.03、0.06、0.41 g·kg-1.施磷150 kg·hm-2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活化能力均显著最强,磷活化系数达2.13%,有效促进了土壤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含量均在施磷150 kg·hm-2时显著提升,增幅均在11.86%~36.50%之间,有机质年均增长0.33 g·kg-1左右,由于受北疆石灰性土壤自然特性和气候条件限制,结合碳氮磷比表明土壤有机质处于缺乏状态.对土壤pH和总盐分别呈下降和提升的趋势,范围分别在7.91~8.05和1.55~1.85 g·kg-1之间,但效应均不显著.连续5a施磷150 kg·hm-2,能在确保棉株整个生育时期养分需求的同时节约磷肥用量且对棉花增产效果最佳,籽棉产量可达4658 kg·hm-2,与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相比,分别显著增产16.83%、15.01%、11.63%.本研究综合土壤养分、肥料投入、棉花产量指标,得出在北疆灰漠土棉田施磷150 kg·hm-2较为可行.


不同陆地棉品种脱叶性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30个陆地棉品种脱叶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明确脱叶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对脱叶率及挂枝率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脱叶性及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研究结果发现脱叶率与株高、始节高、始节数存在正相关,总叶片数与脱叶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脱叶率存在负相关,有效果枝数与脱叶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挂枝率、叶绿素SPAD值与脱叶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结果显示除脱叶率、挂枝率性状外,总叶片数、有效果枝数shows叶绿素SPAD值可作为评价品种脱叶能力性状的关键参考性状.参试陆地棉品种脱叶率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综合脱叶性状较好的3个品种,包括'新陆中14'、'新陆中15'、'新陆中40'.本研究为适用于机械采收的棉花脱叶性种质资源创制及脱叶性状指标建立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