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144861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14486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8年以龙麦35为母本、龙祁1013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生态系谱法选择,并于2014年决选稳定品系龙14-4861。2015-2016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L0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母猪氧化应激及其后代抗氧化能力的营养调控研究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硒作为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胎盘和乳组织进行转移。仔猪可以从乳汁中获取硒源,提高硒含量,进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同时,硒也能够调节母猪妊娠期间代谢速度,控制妊娠期自由基产生,进而提高胎盘输送营养功能。文章从母猪氧化应激体系角度来解析硒对母猪妊娠期氧化应激的调控机制、硒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母猪 抗氧化能力 后代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目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翻埋还田、碎混还田和离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效果最好,但机械作业成本最高;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土壤含水率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因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应以粉碎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粉碎还田 耕作机械化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疫病是影响辣椒生产的重要病害。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基因定位、基因鉴定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技术挖掘的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以及疫霉菌的致病基因和效应子的具体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疫病抗性机制、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辣椒 疫霉菌 抗病基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云技术和Inventor的拖拉机机构运动分析仿真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拖拉机零件和机构的设计优化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引入了Inventor设计仿真软件,并提出了基于云技术的协同设计和仿真方法.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和装配与仿真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对任务的协同化分配和资源的调度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设计和仿真计算的效率.以拖拉机运动机构的建模和仿真为例,采用云平台的Inventor软件模块建立了机构的三维模型和装配体,调用云计算资源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机构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并将计算效率和传统的计算平台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云技术在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上的优越性.

关键词: 拖拉机机构 协同设计 三维建模 遗传算法 云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龙绿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龙绿2号是以自交系332-5为母本,以自交系10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4节左右,雌花节率高,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棒状,瓜长32~35 cm,瓜皮深绿色,白刺较密,果肉浅绿色,商品瓜率高。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抗枯萎病,VC含量129.0 mg · kg-1,每667 m2前期产量1800 kg左右,总产量5000 kg左右,适宜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保护地、露地种植。

关键词: 黄瓜 龙绿2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对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诱变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选育出能够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绥粳18的新品种,探索完善寒地水稻60Co-γ射线辐射育种途径,采用220 Gy、250 Gy和280 Gy3个剂量辐射绥粳18水稻种子方法,对辐射后种子活力、出苗及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0~280 Gy 60Co-γ辐射剂量范围内,绥粳18水稻种子辐射后15 d为最佳苗床播种时期,根活力指数和芽长是限制种子苗床出苗的主要因子,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幅度大,高剂量对成熟期延长、分蘖数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株高、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抑制作用。M1群体农艺性状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0.528 01)>结实率(0.352 72)>分蘖数(0.113 87)株高>(0.004 62)>成熟期(0.000 77)>千粒重(0.000 01)。明确今后辐射世代育种要注重早熟、强分蘖力、较高植株、多穗实粒数、高结实率等遗传变异性状材料的选择。本研究为开展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新种质创新,以及寒地水稻辐射育种可能有效途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种质基础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60Co-γ 辐射 水稻 绥粳18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最具危害性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对395008.45×克新27号的60份杂交后代进行了晚疫病抗性评价,结果有39份表现抗病,21份表现感病。利用晚疫病抗性基因R8的分子标记对60份杂交后代进行了检测,其中有43份含有R8基因;对36份种质资源进行检测,其中有28份含有R8基因。本研究鉴定的抗性资源可为马铃薯抗病育种提供优质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氨酸菌体蛋白硫酸水解工艺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谷氨酸菌体蛋白为原料,研究了硫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态氧水解液的生产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料比0.4:1,水解温度115℃,水解时间24 h,pH 0.8,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为39.3 g/L,水解率可达76.8%.采用此工艺生产的菌体蛋白水解液代替豆粕水解液应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各项发酵指标没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谷氨酸菌体蛋白 硫酸水解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型间存在互作效应,并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显著影响叶形指数(LS)与单株粒数(GN)、单株荚数(PD)和单株粒重(GW)的相关系数。此外,两种处理下共检测到8个QTL位点,LOD值范围在2.50~7.03,可解释6.4%~16.9%的遗传变异。其中,qLS-15可解释由根瘤菌×基因型互作引起叶形性状6.4%~9.3%的遗传变异,LOD值在2.50~3.69之间,表明qLS-15是与环境互作的主要遗传位点之一。综上所述,根瘤菌可以通过qLS-15影响大豆叶形,研究结果为解析根瘤菌提升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叶形 根瘤菌 遗传互作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