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凡纳滨对虾养殖期间水体及肠道菌群变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由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业疾病频发,且病原种类复杂多样,对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又以细菌病最为普遍及严重。以浙江某养殖场的6口养殖塘作为试验塘,在养殖至20 d后开始分别采用水质监测试剂盒及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连续监测水质指标、水体及对虾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在对虾疾病高发期水体和虾体中微生物群的动态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养殖时间延长,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钙离子、总氮和总磷等指标会出现显著上升。另外,养殖塘中的主要微生物群为蓝藻细菌纲和变形菌纲类细菌,且蓝藻细菌纲和γ-变形菌纲-弧菌微生物群到养殖后期数量显著上升;对虾肠道中的主要微生物群为γ-变形菌纲-弧菌,在养殖中期有明显上升。本研究首次研究了在对虾疾病高发期水体和虾体中的主要微生物群种类,为后续病害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生物群 γ-变形菌纲 蓝藻细菌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蛋蛋白质凝胶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因素对鸡蛋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已经针对性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合论述了鸡蛋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凝胶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温度、压力、pH、酶、盐、蛋白质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鸡蛋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其中温度、压力、pH、盐、处理时间几个因素对鸡蛋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已较为全面,但生物酶对鸡蛋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所研究的酶种类较为单一。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为鸡蛋深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提供一定依据,为进一步提升鸡蛋加工产品的凝胶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鸡蛋 蛋白质 凝胶特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天工翠玉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南方湿热地区不同砧木对天工翠玉葡萄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砧穗组合,以7种砧木嫁接天工翠玉,天工翠玉扦插自根树作对照,对植株的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各砧穗组合差异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葡萄砧穗组合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O4、5BB和Dogridge砧嫁接植株盛花期均早于自根树;7种砧木均可提高嫁接植株结果枝率;SO4、5BB、Macadams砧嫁接树单株产量均高于自根树,分别提高了1.9%、2.4%、10.0%;5BB、Dogridge、抗砧5号、101-14和Macadams砧嫁接树穗砧粗度比与自根树差异不显著,嫁接亲和;SO4、5BB和Macadams砧均能提高嫁接树穗重.5BB砧嫁接树果实硬度最高为平均4.07 N,比自根树提高了60.9%;SO4、5BB和Macadams砧嫁接树比自根树总糖含量高;5BB砧嫁接树蔗糖含量高于自根树,为平均7.97 mg·g-1,比自根树提高了33.05%.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表明,7种砧木中,5BB为最适宜天工翠玉葡萄嫁接的优良砧木.

关键词: 葡萄 天工翠玉 砧木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C转运蛋白结构及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BC (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最大的膜转运蛋白超家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底物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所有生物体都含有大量ABC蛋白. ABC蛋白位于细胞的不同空间,如细胞膜、液泡、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通常,ABC转运蛋白由跨膜结构域(TMD)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组成,分别与底物和ATP结合.NBD执行与ATP结合和水解,是ABC转运蛋白的动力引擎,TMD识别特异性配体.大多数ABC转运蛋白最初是通过研究生物体耐药性而被发现的,包括多效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本文对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病原真菌中ABC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ABC转运蛋白 耐药性 跨膜转运机制 病原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健康土壤,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粮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阐述了培育健康土壤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健康土壤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安全、生态系统健康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大健康(One Health)产业发展的视角,讨论了如何从基于健康土壤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健康土壤 健康农业 乡村振兴 大健康 绿色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DH和IF2群体检测油菜产量QTL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产量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也是油菜遗传改良最重要的目标性状。本研究以欧洲冬性油菜品种EXPRESS和中国半冬性油菜品系SWU07构建了包含261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H,doubled haploid)群体和234个株系的永久F2(IF2,immortalized F2)群体,并在中国和德国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年份环境条件下检测油菜产量性状QTL。结果显示,DH群体在中国2年环境下和德国1年环境下共检测出18个QTL,IF2群体在2年环境下共检测出15个QTL,分布在13条连锁群上,分别为A1、A2、A3.1、A3.2、A7.1、A7.2、A9、C1、C3、C4、C5、C8和C9连锁群,揭示2.27%~16.93%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A2、A3.1、A7.1、A9和C5连锁群上的6个位点可以在不同环境或者不同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代表较为可信的产量性状连锁位点。本研究鉴定获得的这些QTL将为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有用信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酚复合普鲁兰酶改性藕粉的慢消化特性及结构表征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藕粉为原料,研究多酚化合物(茶多酚、白藜芦醇、苹果多酚、原花青素)与普鲁兰酶复合对藕粉结构和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藕粉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慢消化淀粉(SDS)含量来表征藕粉的慢消化特性.FT-IR、XRD和SEM测定结果表明:在结构上,多酚和淀粉之间主要以氢键的形式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淀粉的回生.SDS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茶多酚、苹果多酚、原花青素与藕粉的复合物提高了藕粉的慢消化性,且普鲁兰酶和多酚对淀粉改性有协同作用.茶多酚和原花青素复合普鲁兰酶改性藕粉的SDS含量最高,分别为22.81%和21.36%,最适用于藕粉改性.

关键词: 藕粉;慢消化淀粉;多酚;淀粉回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的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味是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重要方面,是菜用大豆区别于普通粒用型大豆的显著特征之一。菜用大豆的甜味主要归因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蔗糖含量约占可溶性总糖的71%,是决定菜用大豆甜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评分高度相关。理解蔗糖在菜用大豆籽粒中的遗传与调控机制,对于加速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升我国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积累的遗传基础、蔗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及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今后菜用大豆蔗糖含量遗传改良发展趋势,以期为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 Merri.] 蔗糖含量 食味品质 遗传基础 代谢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酸和乙酸对致腐假单胞菌的抗生物被膜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有机酸对食品中致腐假单胞菌抗生物被膜活性,本试验测定了柠檬酸(CA)和乙酸(AA)对荧光及隆德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生物被膜抑制能力,通过结晶紫法、苯酚-硫酸法和显微镜观察等分析亚抑菌浓度有机酸处理对2种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胞外多糖(EPS)和被膜结构变化及菌体运动性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和AA对荧光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2.1和1.0 mg·mL-1.2种有机酸添加浓度为1/4 MIC、1/2 MIC时能显著降低荧光和隆德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和EPS分泌量,其中,1/2 MIC CA和1/2 MIC AA处理下生物被膜形成分别减少53.00%和52.19%,EPS分泌量分别降低54.43%和57.85%.光学和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发现,假单胞菌在亚抑菌浓度有机酸处理下粘附菌量明显降低,被膜变薄,被膜内死细菌增加,其中荧光假单胞菌成熟被膜为50.0μm,而1/2 MIC AA和1/2 MIC CA处理下仅为9.8和10.2μm,且菌体群集和泳动性变得微弱,尤其是AA处理.假单胞菌的蛋白酶活性在弱有机酸作用下显著下降,其酶活性降低22.21%~34.10%.综上表明,亚抑菌浓度CA和AA具有良好的抗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活性,其中AA的抑制作用更强.本研究为有机酸应用于生鲜食品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柠檬酸 乙酸 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应用于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探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是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医药、兽药、食品等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正被世界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应用于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领域。介绍了GLP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分析了其确保安全性评价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等主要特点,结合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需求,从提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数据质量、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农业GMOs领域中应用GL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加快法规制定、推进GLP实验室建设、开展培训研究等5项建议,以期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良好实验室规范 GLP 转基因生物 安全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