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实际,于2011~2013年进行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定位试验,通过连续3年对植株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模式通过多因素调控,土壤环境、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玉米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各生育时期均高于农户模式和无肥模式;产量数据表明,高产高效模式3年平均比农户模式和无肥模式分别增产13.7%、35.7%,多增加收入776.05元/hm2、1732.64元/hm2。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蛋鸡新城疫卵黄抗体效价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仍是目前检测禽流感和新城疫等疾病免疫抗体水平的主要方法。多年来,经过不断研究改进,HA与HI试验用于鸡群抗体检测变得越来越快速、准确和易于操作。夏广忠等(1988)研究表明,用氯仿处理卵黄后测定卵黄中的新城疫HI抗体,与血清HI抗体基本一致,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粒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高粱5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雄性不育恢复系及其组配的25个组合,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1)通过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柄长(0.5609)、株高(0.4923)、千粒重(0.403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0.3846)、穗重(0.4389)呈显著正相关。(2)通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效应大小排序是:穗重>穗柄长>生育期>茎粗>千粒重>穗长>株高。

关键词: 粒用高粱 主要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模式对冬季商品肉鸭舍温湿指数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1日龄健康樱桃谷SM3系商品代肉鸭18 490羽,随机分为网上(N组)和发酵床上(B组)2组进行饲养,监测冬季一个完全生长周期内(42d)鸭舍温度(T)、相对湿度(RH)及温湿指数(THI)变化,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商品肉鸭舍温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组和B组舍内平均温度均明显高于平均气温;N组舍内温度全部高于B组,N组平均温度比B组高8.32℃,差异显著(P<0.05)。N组和B组舍内相对湿度均明显高于室外;N组舍内平均相对湿度比B组高2.47%,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期N组有16d处于热应激状态,B组有6d处于冷应激状态。结果提示,在北方寒冷气候下网上供暖养殖模式能为商品肉鸭提供更舒适的温湿度条件。

关键词: 网上饲养 发酵床饲养 商品肉鸭 温度 相对湿度 温湿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可以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但均表现低抗。供试的35个品种对12个菌株共产生了17种反应型,其中12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完全相同,18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非常相近,5个品种的反应型不同于任何鉴别寄主。抗病基因推导,已知的12个黑胫病抗性基因Rlm1~9,Lep R1~3多数以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我国的30个品种中,这些主栽品种可能含有已知的或新的抗病基因。说明现有的油菜种质资源中可能蕴藏着对改良黑胫病抗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 抗性评价 抗病基因推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赤峰设施农业蔬菜生产面积逐步扩大,传统育苗技术、育苗设施、育苗方式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赤峰地区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示范,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赤峰地区应用的无公害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1工艺流程时间选择→种子选择→种子质量、病虫害检测→种子精选、消毒处理→穴盘选择、清洗、消毒处理→基质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研制试验,进行饲料添加剂最佳配方及最佳添加量对育肥绵羊增质量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最佳配方的筛选试验得出添加剂对羔羊组(L)都有增加体质量的作用,其中对L2组效果最好(P>0.05),添加剂对育成羊组(H)组中H2和H3影响明显,其中以H2效果最好(P<0.01),而对H1起到负作用,比对照组下降9.00 g(P<0.05),添加剂对淘汰羊组(C)都能够起到增加体质量的作用,其中对C3组效果最好(P<0.01);通过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最适添加量的筛选试验得出L2组的2.0%添加量效果最好(P<0.05),其次为C3的2.5%添加量(P<0.01),而H2组的1.0%添加量育肥效果低于对照组(P<0.01)。计算绝对质量L2为36 g、H2为30 g和C3为30 g。综上所述,育肥效果最好的添加剂总质量为每只30~36 g/d。

关键词: 植物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最佳配方 最佳添加量 育肥绵羊 日增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花蕾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分子机理,以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株分离的可育花蕾和不育花蕾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开展了G-E07-830、G-E07-330和G-E07-100这3个花蕾发育相关基因在亚麻花蕾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原位杂交中G-E07-830、G-E07-330和G-E07-100基因在亚麻可育和不育花蕾绒毡层中表达特异性信号;实时定量PCR得出在早期不育亚麻花蕾中表达量显著大于其他发育时期的花蕾。

关键词: 亚麻 花蕾 基因时空表达 实时定量PCR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食用向日葵新杂交种C8368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 8368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的胞质雄性不育系052 A为母本,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089 R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通过2009年品比试验,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预备试验,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C 8368 食用 向日葵 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向日葵转录组信息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进行了120 mmol/L Na Cl胁迫下向日葵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转录组测序和De novo组装。P50和P29分别获得106 275和119 350条unigenes,平均长度分别为716 bp和685 bp。2个样品的长序列聚类后,获得了110 751条All-unigenes,总长度为96 970 017 nt,平均长度为876 nt。对获得的All-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注释到NR、NT、Swiss-Prot、KEGG、COG和GO数据库的All-unigenes分别是71 610、52 569、50 827、46 676、32 215和52 406个,所有注释上的All-unigenes是77 536个。基于NR和KEGG的注释结果,对All-unigenes进行GO和KEGG功能分类,分别获得55个功能小类和128个Pathways注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P50和P29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耐盐相关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向日葵 盐胁迫 RNA-Seq 转录组分析 Unigen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