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耐热小白菜新品种青梗316的选育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青梗316是由Ogu-SZ003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交系LYXB13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一个耐热小白菜杂交新品种。青梗316生长势强,平均株高28 cm,开展度38 cm;叶片淡绿色,有光泽,叶面光滑,叶柄勺形,白色,平均单株重280 g,平均产量30 t/hm2左右,较华冠增产17.33%,耐热性强,适宜夏季生产。
关键词: 白菜 杂交选育 Ogura胞质雄性不育 栽培技术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的农产品滞销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公务消费大幅下降,主营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特色高端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类农产品的滞销只是短暂现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对其销售渠道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和适应的结果。笔者通过走访将研究目标锁定在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特色高端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的2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滞销的背景以及专业合作社运营的特点分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并从信息对称与市场意识的增强、数字网络的运用、完善顶层设计下的营销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南林895’杨PdNAC1基因克隆及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林895’杨(Populus deltoides×P.euramericana cv‘Nanlin895’)为材料,通过RACE-PCR技术,获得了NAC1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Pd NAC1。该序列含有1个长90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2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4.23 ku,等电点为7.44。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发现,该蛋白具有典型NAC转录因子特征,NAM结构域位于11~135个氨基酸之间,含有A、B、C、D、E 5个亚结构域,该区域可以结合DNA;而C端含有一个高度变异的转录激活区。利用杨树原生质体对Pd NAC1蛋白进行细胞亚定位,结果发现Pd NAC1不仅明显定位于细胞核中,而且在细胞膜上也有表达。但Pd NAC1是否具有相应的跨膜结构域尚不明确。
关键词: ‘南林895’杨 NAC转录因子 Pd NAC1 亚细胞定位


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纵卷叶螟的增效作用与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比例为8∶5时,对稻纵卷叶螟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864 9 mg/L,共毒系数为133.9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此配比加工成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16%氰氟虫腙、10%醚菊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稻纵卷叶螟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持效性,药后7 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 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91.71%~92.63%;药后14~21 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 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80.56%~95.62%,且该农药品种持效期长、对水稻保叶效果好;药后21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 L/hm2保叶效果仍达87.76%~91.94%,好于对照药剂醚菊酯、氰氟虫腙处理。因此,从防效和经济角度考虑,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宜用量为600~750 m L/hm2,防治适期应掌握卵孵盛期、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关键词: 氰氟·醚菊酯悬浮剂 毒力测定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