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体温周期变动规律的研究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 2015
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状况下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在23.5 ~28℃、相对湿度54% ~ 65%的环境下,利用稻盛弘TM无线自动测温平台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家兔进行自动连续测温.对31.2万次形成12480个家兔时点体温数据分析.结果 早晚定时定量饲喂条件下,参试动物昼夜体温呈W型规律性波动,1:00 ~6:00、15:00~ 18:00为体温上升期,7:00~ 11:00、20:00 ~0:00为体温下降期,5:00 ~8:00、1 8:00 ~ 20:00为体温波峰期,23:00 ~2:00、11:00~ 15:00为体温波谷期.体温波动较大的区间集中在采食后5h以内,4:00~7:00、8:00~ 11:00、16:00 ~ 24:00的14h内每4h体温变化较大.0:00 ~4:00、7:00 ~ 8:00、11:00 ~ 16:00的10h内体温变化较小,适合进行热原实验.结论 家兔体温在采食后2~5h呈体温下降趋势,23:00 ~2:00、11:00 ~ 15:00为体温波谷期.热原检查试验适合在0:00 ~3:00和12:00 ~ 15:00进行.目前生物制品所涉及动物实验中被广泛采用的按24 h平均时间间隔测温的方法或有商榷余地.
关键词: 大数据 日本大耳白兔 新西兰兔 体温周期变化规律 热原实验


关于人事档案利用价值的思考
《兰台世界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事档案的参考价值也随之凸显,人事档案信息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的参考价值,现针对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现就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提出几点建议。


种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财经界(学术版) 》 2015
摘要:当前,种业行业企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竞争高压很可能为种业企业带来严峻的风险,内部控制强化成为当务之急。与其他生产企业相比,种业企业生产具有作物独特性、生命体特性、种类复杂性等特征,管理难度大,内部控制要求高。本文基于种业企业产品基本特征,从大环境入手,分析了种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氨糖胶囊的急性和亚急性毒理学评价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氨糖胶囊系由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硫酸软骨素、碳酸钙和维生素D组成的具有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保健食品,为判定其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特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对氨糖胶囊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氨糖胶囊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0 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氨糖胶囊属无毒级。连续氨糖胶囊喂养30天,各剂量组动物生长良好,体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绝对重量及脏/体比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也表明氨糖胶囊对受检脏器无明显损害。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判定氨糖胶囊为安全性保健食品
关键词: 急性毒性 MTD 30 d喂养试验 亚急性毒性 氨糖胶囊


螺蛳替代商品饲料比例对中华绒螯蟹产量和水质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蟹塘稳产条件下,为减缓水体氮、磷负荷压力,采用小塘试验法,以常规生产措施为对照(即螺蛳基础用量6000kg/hm2、外源商品饲料4500kg/hm2),以蛋白质含量为核算标准,通过增加螺蛳的用量替代商品饲料的减少用量,设计了螺蛳蛋白替代商品饲料蛋白的5个不同比例处理,分别为0%、25%、50%、75%、100%,测定了中华绒螯蟹产量、塘内水体氮、磷含量等指标,研究了内源螺蛳饲料替代外源商品饲料的不同比例对中华绒螯蟹产量和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蟹塘螺蛳常规用量(6000kg/hm2)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产量、去除饲料投入的毛利润与螺蛳替代外源饲料比例均呈开口向下的一元二次曲线相关,且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增加螺蛳投喂量、减少外源饲料用量,蟹塘水体无机氮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对无机磷含量影响较小,但整个养殖过程的水样无机氮含量中位数值符合5类水标准要求;无机磷含量中位数值符合3类水标准要求;综合产量、水体养分含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在蟹塘溶氧充足条件下,外源饲料的适宜可替代比例为37.85%~51.25%,按螺蛳替代饲料比例为40%条件计算,即饲料用量2700kg/hm2、螺蛳用量14 550kg/hm2。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螺蛳 商品饲料 替代比例 产量 氮磷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