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田间防病效果(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筛选葡萄炭疽病的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减少与替换化学农药使用。[方法]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炭疽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1.969 8、1.527 4、1.373 2、1.294 8、1.247 3μg/m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70、1.25、1.13、1.12、1.12,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吡唑醚菌酯(EC_(50)为1.054 0μg/mL)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枯草芽孢杆菌(EC_(50)为15.017 5μg/ml)。药后50 d(采收前)调查结果表明,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在葡萄结果期套袋前浸果对炭疽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浓度、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与两个单剂处理:高浓度防效最高为90.03%,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为中浓度防效为87.01%,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低浓度防效为84.11%,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64.60%)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81.07%),对其他果穗病害如白腐病等也均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炭疽病防效趋于一致。[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葡萄套袋前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等果穗病害建议使用浓度为1 000~2 000倍液。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枯草芽孢杆菌 吡唑醚菌酯 混配 抑菌活性 田间防治效果


接种乳酸菌对发酵萝卜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单一或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SD-7(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D-7)、植物乳杆菌9sh(Lactobacillus plantarum9sh)和干酪乳杆菌L3(Lactobacillus casei L3)来发酵萝卜,对发酵过程中萝卜泡菜的硬度、感官品质、亚硝酸盐含量及p H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萝卜能明显降低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缩短发酵周期,其中混合接种SD-7+L3(1∶1)发酵萝卜所得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感官品质最佳,硬度较好。


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喜欢温暖湿润漫射光,忌高温强光直射。采用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香、红华物候期比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早,萌芽期早4~6 d,而盛花期早12 d,成熟期早近1个月,定植第2年中华猕猴桃红香、红华的发芽率达到76.3%、80.6%,明显高于美味猕猴桃徐香和金魁的66.3%、61.4%;红香和红华第2年即开始结果,而徐香和金魁定植第2年没有挂果,几个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以上;立体栽培的盛夏,13:30时猕猴桃叶幕层的温度比葡萄叶幕层的温度降低5.4℃,相对湿度却提高15.1百分点、光照度降低41 693 lx,土壤相对湿度由00:00时的75.95%降至21:00的47.66%,减缓了土壤水分表面的蒸发,对猕猴桃冠层及土层的微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其生长环境。
关键词: 猕猴桃 葡萄 立体栽培 物候期 花芽分化 温湿度 光照


遮荫对早熟禾产量因子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 2015 CSCD
摘要:测定了草地早熟禾5个不同品种在不同遮荫处理下的单株成穗数、单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品种润草1号和09-2早熟禾单株成穗数、单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性状均表现较为优良,表明润草1号和09-2是较耐荫的品种。其中,"润草1号"在遮光率77%时单株产量与其他品系差异显著,在遮光91%仍有少量抽穗。


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效益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在江苏沿江地区研究了"麦-稻"两熟制稻田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效益及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氮肥运筹比例(基肥40%、蘖肥20%、穗肥40%)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值、纯收益、新增纯收益率和边际成本报酬率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4项指标分别在施氮量355.26、342.11、338.17和300.00 kg/hm2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理论值;氮表观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施氮量每增加10 kg/hm2则氮表观生产力理论上降低0.89;施氮量为180~300 kg/hm2的处理具有相对较高的施氮增产力;在施氮量为300 kg/hm2的条件下,基肥40%、蘖肥30%、穗肥30%处理具有良好的水稻生产效益以及较高的氮表观生产力和施氮增产力。


蚕豆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综述了盐胁迫对蚕豆生长和生理响应的影响及提高蚕豆耐盐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揭示蚕豆耐盐生理和分子遗传机制及培育耐盐蚕豆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并对今后蚕豆耐盐性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使用剂量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与对照药剂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8.85%、86.58%。于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用药1~2次,每次间隔5~7 d,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可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对葡萄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葡萄灰霉病 防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