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牙鲆骨骼生长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水产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6对牙鲆微卫星标记,对62尾双单倍体牙鲆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用X射线检测仪对其骨骼进行成像,以骨骼图片测量体高和体长;用SPSS 13.0软件对双单倍体牙鲆的体质量、体长、体高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用最小二乘法对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体长、体高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得17个与体质量、体长、体高显著相关的标记,其中,Poli162TUF与体质量、体长、体高显著相关(P<0.05);Poli72HFSM、Poli106TUF与体质量、体高显著相关(P<0.05);Poli2023TUF、Poli1013TUF与体长、体高显著相关(P<0.05);Po-li2042TUF、Poli1980TUF、Poli2045TUF、Poli2039TUF、Poli34TUF、PoGT17、HLJYP45、HLJYP81与体长显著相关(P<0.05);Poli102TUF、Poli136TUF、Poli62MHFS、6-G3与体高显著相关(P<0.05)。这些标记反映了牙鲆的生长优势性状,可作为辅助育种的参考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4个群体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及遗传结构分析
《海洋与湖沼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我国东南沿海4个地理群体的厚壳贻贝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通过对4个厚壳贻贝群体共83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305bp的同源序列,共检测到150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49.18%。8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1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960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达27.846。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检测结果表明,舟山群体、温州群体、宁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小,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41—0.0059之间,群体内部无显著分化(P>0.05),而福州群体与其它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大,为0.215—0.217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也较大,为0.6217—0.6319之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HS18碱性蛋白酶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合浦珠母贝肠道中分离鉴定到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S18,将枯草芽孢杆菌HS18的发酵液,经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3步纯化后得到了单一的酶蛋白,回收率为11.4%;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酶蛋白分子量约为31ku;该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10.0;K+及Na+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PMSF)能强烈抑制酶活性。表明所纯化到的蛋白酶为丝氨酸碱性蛋白酶。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枯草芽孢杆菌HS18 碱性蛋白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种(施氏鲟♂×达氏鳇♀)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淡水渔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口唇形状、吻须形状及长度、鳃盖膜形态差异显著。在7项可数性状中,大杂交胸鳍、侧骨板、腹骨板和鳃耙数偏母本性状(HI>55),臀鳍条数明显地偏父本性状(HI<55),背骨板数偏离双亲性状,背鳍条数为中间性状。可数性状的平均杂交指数为74.97,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可数性状中鳃耙数可作为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2)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大杂交与施氏鲟有5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达氏鳇有4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聚类分析表明,大杂交与达氏鳇在外观形态上更为近似,二者聚在一枝,然后与施氏鲟聚集;(4)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429%、37.809%、7.869%和5.790%,累积贡献率为92.896%,主成分分散图表明大杂交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施氏鲟和达氏鳇;(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5个比例性状构建了区分上述三个种的判别函数,判别函数预测分类总体准确率达96.67%,其中对大杂交的判断准确率达100%。研究认为,杂交鲟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母本达氏鳇,但可以通过形态判别分析将大杂交与母本达氏鳇和父本施氏鲟进行区分判别。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大杂交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
《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利用液相感染法研究了该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10能使藻细胞失去运动活性,并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藻细胞最终破裂死亡。菌悬液接种到藻液中的量越大,初始细菌密度越高,其溶藻效果越强。菌悬液以1∶1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时,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83%,至72 h全部溶解死亡;体积比为1∶20的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71%,之后藻细胞密度略有波动,120 h时死亡率达77%;而体积比为1∶100的藻细胞密度在前24 h有所下降,死亡率达39%,之后藻细胞密度又开始明显上升;对照组的藻细胞密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菌悬液过滤液和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菌悬液过滤液对海洋原甲藻均无溶藻活性,表明菌株N10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进行同源性检索,并结合细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菌株N10隶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Muricauda s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3完全双列杂交F1不同阶段生长特点的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鲤杂交F1不同组合、不同阶段生长性状的变化情况,研究以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3个鲤品种双列杂交F1为试验材料,通过组合、组合内性别间、性别、不同时期体重、体增重以及协方差分量的分析,来确定完全双列杂交F1生长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个组合体重不同,不同时期组合内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协方差分量,同一组合PIT标记17个月时的体重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不同,同一个协方差分量,9个组合中极值估计值出现的组合也不同;除PIT标记17个月后的体厚作为协方差分量外,性别之间体重没有差异,其余分量均是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体重。这些说明选取合适的协方差分量对组合的选择和育种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鲤 完全双列杂交F1 生长性状 协方差 PIT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笼具形状对选育合浦珠母贝幼贝生长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8月,以海南三亚亲贝(♀)×广东徐闻亲贝(♂)构建的第一代选育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群体为材料,研究长方形、圆柱形和半球形笼具形状在不同水深对合浦珠母贝幼贝(平均壳长1.4 c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方形笼具在4 m水深时,幼贝的壳高和体重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55%和6.44%,显著高于其它水层(P<0.01);半球形笼具在3 m水深时,幼贝壳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最大,分别为22.55%和5.40%,与其它水深的差异极显著(P<0.01);圆柱形笼具在6 m水深时,壳高和体重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22.46%和5.37%,显著高于3、5、7 m水深组(P<0.01),而与其余深度组差异不显著。此外,圆柱形笼具的高对合浦珠母贝的生长也有影响,在3 m水层20 cm高的圆柱形笼具中贝壳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最大(增长率分别为24.70%和6.20%),与5、10、15 cm高度组差异显著(P<0.05);而长方形笼具虽然10 cm高的笼具较好,但与其它各实验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合浦珠母贝在3~4 m水层用半径11.5 cm、高20 cm的圆柱形笼具或20 cm(长)×12 cm(宽)×10 cm(高)的长方形笼具养殖效果较好。但在制作成本方面,圆柱形笼具的成本低于长方形笼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海抹香鲸体内多氯联苯的组成特征及毒性当量
《环境化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一只中国东海海域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皮脂24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含量,并分析了其组成特征以及国际毒性当量.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抹香鲸皮脂PCBs的湿重含量为1.12μg.g-1;PCBs同族体中以含6和5个氯原子的化合物为主,高氯代PCBs占总量的92.10%;PCBs同系物中以PCB153、PCB138、PCB101和PCB149居多,分别占到PCBs总量的21.28%、15.97%、10.29%和10.23%;抹香鲸皮脂的TEQs含量为1663.07 pg.g-1,其毒性主要来自PCB126,其次是PCB123和PCB118;初步推断中国东海海域的抹香鲸受PCBs污染程度较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ODV路由协议的安全性改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AdHoc网络易遭受黑洞攻击而造成大量丢包现象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安全路由方法。以AdHoc网络节点和恶意节点为对象建立双人博弈模型,理论分析证明该模型存在纳什均衡点,即对博弈的双方均存在优势策略。AdHoc网络根据自己的优势策略选择路由进行防御和网络传输,恶意节点根据自己的优势策略采取网络攻击行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地选择比较安全的路由,从而减少了恶意节点对AdHoc网络进行黑洞攻击造成的影响,降低了路由开销和网络丢包率。
关键词: 黑洞攻击 无线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 博弈 纳什均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对水产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水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和产业发展趋势,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加快水产种业发展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