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微酸性电解水对活品虾夷扇贝存活率的影响及杀菌效果

渔业现代化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活品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实验对象,用不同理化性质的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处理受试扇贝,并用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浸染经微酸性电解水处理过的扇贝,检测其存活率、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副溶血性弧菌的变化规律,以及虾夷扇贝在不同电解水处理阶段的菌相。结果显示,微酸性电解水处理1 min、2 min、4 min,扇贝存活率均为80%,处理8 min存活率为82%,均高于染菌组和对照组;电解水处理时间与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处理时采用的电解水有效氯浓度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采用电解水处理8 min后,活品虾夷扇贝体内染上的副溶血性弧菌数量从>1 100 MPN/g降至28 MPN/g。扇贝初期主要菌群为假单胞菌和弧菌,在经过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其体内的菌群趋于复杂化,优势菌群有所改变,细菌总数有所下降。24 h后经电解水处理或者未处理的虾夷扇贝体内优势腐败菌均为假单胞菌。研究表明,SAEW在虾夷扇贝净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活品虾夷扇贝 微酸性电解水 存活率 杀菌效果 副溶血性弧菌 菌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生物酶的测定,以体重(25.88±4.40)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生理代谢与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C50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暴露于半致死浓度pH水体中96 h,以pH7.6作为对照,并于胁迫后0 h、2 h、8 h、24 h、96 h采集鳃和肝胰腺样品,测定鳃部分代谢酶和肝胰腺主要抗氧化指标,并对鳃和肝胰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pH 96 h LC50为3.675。低pH暴露后,实验组鳃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逐渐升高,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O)活力逐渐下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在肝胰腺中的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切片结果表明,低pH胁迫引起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呼吸上皮细胞逐渐脱落,角质层受损;肝胰腺组织中B细胞及其内部转运泡体积增大,转运泡内颗粒物质增多,肝小管结构受损。研究结果表明,低pH胁迫会对克氏原螯虾生理代谢产生影响,并引起组织缺氧;虾体氧化防御功能在胁迫前期被诱导激活,但在胁迫后期受到一定抑制;低pH胁迫可以引起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组织结构损伤。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pH 半致死浓度 酶活 组织切片 急性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的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201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并伴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事业单位对自身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财政部2012年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加大财政拨款使用效益,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阐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折旧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折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湖泊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生态治理,具有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优点.然而,在外源和内源污染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夏季蓝藻水华仍然会频繁暴发.系统研究水生植物对藻华聚集后形成的逆境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可为减轻藻华聚集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以水葫芦为代表,采用模拟实验,研究在高温阶段(水温>25℃)、水华聚集下对水葫芦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以揭示蓝藻水华聚集后引起的浅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理.结果表明,藻华聚集会很快消耗掉水生植物根区内的溶解氧,水体呈现缺氧状态(溶解氧<0.2 mg/L);植物根区内氧化还原电位值出现明显下降,实验进行1 d后低于-100 m V,实验结束时达-199.9 m V,水体呈现强还原环境.植物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呈现快速增加的变化趋势,至实验结束时添加120 g/L的处理组中其含量分别为2.17μmol/g(FW)、266.497 U/g、1988.60 U/(g·min),而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至实验结束时其含量为6.09 U/(g·min);根系中MDA、POD至实验结束时其含量分别为0.57μmol/g(FW)、525.161 U/(g·min),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SOD、CAT含量在实验结束时高达221.71 U/g、35.10 U/(g·min),表现为快速增加的趋势.水葫芦关键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表明藻华长期聚集、腐解带来的水体缺氧等不良条件对植物产生了环境胁迫作用,较长时间影响(>5 d)下对植物产生了严重的伤害作用;同时也表明藻华严重聚集及藻细胞腐解产生的环境胁迫是漂浮植物水葫芦无法生长乃至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的工程实践中,要避免蓝藻的严重堆积,以减轻藻华暴发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和充分发挥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

关键词: 藻华聚集 环境效应 漂浮植物 水葫芦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和微金属线码标记标志拉萨裂腹鱼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标记方法对拉萨裂腹鱼的标记效果,为其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采用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微金属线码标记(CWT)和空白对照处理对拉萨裂腹鱼幼鱼(5~7 cm)进行为期40 d的标志试验,研究不同标记方法对拉萨裂腹鱼的标记效果。[结果]VIE组试验鱼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WT组和对照组。VIE组和CWT组试验鱼的标志保持率分别为100%和98%。VIE和CWT标记对试验鱼生长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VIE标记是拉萨裂腹鱼幼鱼较适宜的短期标志方式。

关键词: 拉萨裂腹鱼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 微金属线码标记 鱼类标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曹妃甸新发现的海草床及其生态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10月通过对渤海曹妃甸海域的现场调查,在龙岛西北侧海域发现10 km2的大面积海草床,为中国黄渤海海域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海草床,主要种类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大叶藻种群在整个海草床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为2.8±1.1%,茎枝密度为28.21±6.35~101.33±17.99 shoots·m~(-2);现存植株的叶片数量为2.00±0.00~4.70±0.64枚,株高15.20±5.84~62.10±7.34 cm,根状茎长2.67±1.70~22.20±3.92 cm,根长3.67±2.36~8.00±1.90 cm。单位面积海草的生物量为100.48±47.16 g DW·m~(-2),估算其总生物量为1.0×0~6kg(干重)。海草床内有丰富的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尤其是仔稚鱼、稚幼贝、鱼类和蟹类资源十分丰富。该海草床海草的覆盖度和茎枝密度相对较低、分枝较少,每棵植株叶片数量较少,说明海草退化现象较严重,这除了季节因素外,还可能与过度的人类活动干扰有关。本文首次报道了渤海曹妃甸附近海域海草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与保护该区域海草床生态系统提供基础。

关键词: 海草床 地理分布 生态特征 生境威胁 曹妃甸 渤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元共混网线材料断裂强力试验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渔用材料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以三元共混网线材料(中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MHMWPE/PP/EPDM)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混合比、不同直径进行网线的断裂强力及结节强力试验,分析其相应的强力、延伸性等性能。结果显示,三元共混网线材料的断裂强力随着直径增大而增加,优于同等直径普通聚乙烯网线材料,且随着直径增大,差异性越明显,最大差异时三元共混网线材料的断裂强力为2 091.4 N,是普通聚乙烯的1.8倍;在相同的网线直径条件下,三元共混网线材料断裂强力均随PP含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直径下,三元共混网线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小于普通聚乙烯网线材料,结节损失率高于普通聚乙烯网线材料。三元共混网线材料,虽然断裂伸长率低、结节损失率高,但强力性能要优于普通聚乙烯,可在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元共混材料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结节损失率 断裂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干流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结构研究

淡水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0—2012年长江上游宜宾和江津江段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个体大小,阐述长江上游干流渔获物结构现状。结果显示,鱼类样本共计673.32 kg,分属4目9科47种;其中,鲤科鱼类占比最大,为61.70%,其次是鲿科,为10.64%,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3.40%。主要捕捞渔获对象多为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对宜宾和江津两江段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种类、物种相似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宜宾江段鱼类39种(含特有鱼类8种),分属4目8科,江津江段鱼类40种(含特有鱼类11种),分属4目9科;江津江段渔获种类和特有鱼类数量均高于宜宾江段,宜宾和江津两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鱼类物种相似度为81.01%;宜宾江段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81,略高于江津江段的2.76,但两江段的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分析向家坝等水电站蓄水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也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渔业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三层流刺网 渔获物组成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鱼肉和暂养水中丁香酚残留量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鱼肉和暂养水中丁香酚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水样则直接用HLB小柱浓缩、富集与净化,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样品在4 min内完成测定,在1~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6,鱼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6%~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82%~11.90%;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9.2%~9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18%~7.83%。鱼肉和水样中丁香酚的定量限分别为2.5μg/kg和0.05μg/L。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丁香酚 鱼肉 暂养水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概况,并从鳗鱼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产业化、鳗业供需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5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鳗鱼价格的变化,预测2016年鳗鱼价格的走势。最后提出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程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扩大鳗鱼品种,积极发展异种鳗养殖;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现代鳗鱼产业体系;推动鳗企抱团,创建鳗鱼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等。

关键词: 广东 鳗鱼产业 发展形势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