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的形态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补充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分布研究的历史基础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对比和参考,对2011 年9 月长江口邻近海域28 个站位沉积物中重金属V、Cr、Co、Ni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V、Cr、Co、Ni总含量在杭州湾北部(金山沿海)和舟山群岛附近(浙江省钱塘江入海口外)有两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态分析表明,各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中V和Cr的活性形态远小于残渣态.各金属元素活性形态的高值区出现在北部近岸和南部外海,其在北部海域有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而在南部海域变化不明显,说明这些金属活性形态受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各金属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呈现出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现为陆源属性;而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外海海域含量相对较高,表现为海源属性.V和Co的活性形态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易受酸碱度的影响;而Cr和Ni的活性形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易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富集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各金属元素基本没有富集.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可知,V、Cr为无污染,Ni为基本无污染,Co为轻度污染.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影响因素 沉积物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对鳜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较高(P<0.05).在两种饲喂模式下鳜肌肉中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化学评分(CS)和F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该结果可为鳜人工饲料配方优化提供指导.人工饲料组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极显著高(P<0.01),其中C20﹕5(EPA)和C22﹕6(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表明人工饲料可通过营养素的均衡配比以提供更优质的脂肪酸营养.人工饲料组鳜肌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及回复性均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P<0.01),而黏性极显著低于鲜活饵料组(P<0.01),表明人工饲料饲喂提升了鳜的肌肉质构特性.综上所述,相比于鲜活饵料组,人工饲料饲喂鳜对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估无显著性影响,但在脂肪酸组成如EPA、DHA含量上表现出优越性,并且提升了鳜肌肉的质构属性.研究结果对比了两种饲喂模式下的肌肉品质属性,展示了鳜人工饲料的推广潜力,有利于鳜绿色健康养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人工饲料 鲜活饵料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鰤诺卡氏菌对大口黑鲈头肾巨噬细胞的侵染过程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鱼类诺卡氏菌病潜伏期和病程较长,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胞内寄生菌,侵入细胞后引起慢性感染是主要的致病机制。【目的】构建鰤诺卡氏菌侵染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头肾巨噬细胞体外模型,观察鰤诺卡氏菌侵染巨噬细胞的过程并探究鰤诺卡氏菌对巨噬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巨噬细胞,通过特异性染色和PCR扩增巨噬细胞表达基因mpeg1对细胞进行鉴定,并通过CCK-8法和氧呼吸暴发活性测定检测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侵染过程中细菌与细胞的形态与数量变化;通过双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试验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探究鰤诺卡氏菌对巨噬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从大口黑鲈头肾分离获得纯度高的巨噬细胞,经染色和PCR法鉴定为巨噬细胞;筛选出最优的体外培养条件为1640培养基+1%青霉素链霉素+1%胎牛血清。在脂多糖刺激后,巨噬细胞的氧呼吸暴发能力显著提高(P<0.05)。GFP-鰤诺卡氏菌侵染细胞2 h后细菌被细胞吞噬,4 h细胞变圆且贴壁率降低,6h细菌大量繁殖并包围细胞,8h后细胞大量死亡。凋亡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侵染初期巨噬细胞凋亡率增加,LDH释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随着侵染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下降、LDH释放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减少,说明鰤诺卡氏菌对巨噬细胞起先促进后抑制凋亡的作用。【结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大口黑鲈头肾巨噬细胞,并通过鰤诺卡氏菌侵染细胞后初步摸清鰤诺卡细菌在细胞水平的致病机理,建立了鰤诺卡氏菌侵染大口黑鲈头肾巨噬细胞的体外模型;证实了鰤诺卡氏菌可侵染巨噬细胞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在巨噬细胞内存活,为进一步开展鰤诺卡氏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并阐明鰤诺卡氏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鰤诺卡氏菌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益生菌对鱼类利用饲料淀粉能力的影响,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华海1号”幼鱼为研究对象,在低淀粉对照饲料(15%小麦淀粉,记为15WM)和高淀粉对照饲料(30%小麦淀粉,记为30WM)中分别添加1×10~6 CFU/g枯草芽孢杆菌(BAC)和1×10~6 CFU/g植物乳杆菌(LAB),配制了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挑选360尾体质健康、规格均一的团头鲂“华海1号”(初始体质量为13.5 g±0.5 g)幼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饲料,每组设置3个重复,在室外网箱(1 m×1 m×1 m)中养殖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淀粉水平和益生菌种类是显著影响团头鲂生长性能的主效应因子(P<0.05),添加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30WM+LAB)团头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肠体比显著高于30WM组(P<0.05);添加益生菌可显著降低由于摄食高淀粉饲料引起的肌肉脂质沉积的现象(P<0.05);与15WM组相比,30WM组的鱼体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30WM+BAC组则低于30WM组,且与15WM组无显著差异(P>0.05);30WM+LAB组鱼体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15WM和30WM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能够改善团头鲂幼鱼对高淀粉水平饲料的转化利用,降低肌肉脂肪的沉积,促进生长,植物乳杆菌的添加可以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而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够降低血清中脂质的沉积。

关键词: 团头鲂 枯草芽孢杆菌 植物乳杆菌 淀粉利用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局部路径规划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sailboat architecture wave glider,SWG)是一种新型单体式欠驱动海洋观测平台.相较于传统波浪滑翔器,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以海洋可再生能源——风能与波浪能为动力,克服了机动性能弱和抗流能力差等缺点,有效实现持续动能转换,执行面向大范围海域快速巡航等任务.考虑到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对风场环境的依赖性,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对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的适用性很低,因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在风场环境下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所提算法通过改进引力势场与斥力势场,克服了传统人工势场算法中机器人无法到达靠近障碍物的目标点和碰撞远离目标点的障碍物的缺陷.所提算法引入一种风势场,使所提算法针对不同风场规划出不同的路径,并且规划路径满足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的运动学约束.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海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对风帆构型波浪滑翔器的适用性.

关键词: 风帆 波浪滑翔器 局部路径规划 风人工势场(WAPF)算法 海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大刺鳅的遗传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华南地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遗传种质资源现状,并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华南地区7个独立水系的16个地理群体共计140尾大刺鳅样本,基于Sanger测序获得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史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大刺鳅群体形成了3个谱系(I、II和III),分化时间介于0.596~0.676 Ma (百万年前)。此外,单倍型网状图发现不同谱系群体存在共域分布的现象,并提示海南岛群体与大陆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两条扩散路线。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大刺鳅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676, P<0.001),并且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463, P=0.001),暗示空间距离是造成大刺鳅遗传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表明,大刺鳅群体可能在0.025 Ma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关键词: 大刺鳅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种群动态历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室内工厂化全季节苗种培育及驯化技术

科学养鱼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江浙地区,目前传统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多采用室外池塘繁殖,致使亲鱼在每年6-10月性腺退化,随着室外环境水温的逐渐升高,已不具备自然产卵条件,无法进行繁殖生产。大口黑鲈规格鱼种培育指从水花开始,长至体长3厘米以上的阶段。传统育苗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培育成活率不稳定,在气候环境不适宜时,发塘成活率低。苏州市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全封闭的室内工厂化生产车间内开展了大口黑鲈全季节育苗及驯化技术研究,实现大口黑鲈反季节按需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中下游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水生态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明确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金沙江干流水生生物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年春夏秋三季对金沙江中下游(河流水体和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功能群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金沙江中下游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32科54属96种,以硅藻门(39.58%)为主,其次是绿藻门(31.25%),河流水体与库区在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差异不显著;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42、1.81和0.9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3项多样性指数在各采样点之间、各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浮游植物共划分出24种功能群,其中8种(D、P、X1、J、C、LM、F、G)为该区域的优势功能群。河流水体出现频率大于30%的浮游植物功能群有12种,主要优势功能群以D和P为主;库区有15种,主要优势功能群以D、J、P和X1为主。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温度、浊度、海拔、氨氮和硝态氮是影响金沙江中下游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金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物胶原肽的制备及其皮肤保护活性研究进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生物胶原肽具有分子质量小、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以及功能活性良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生物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从抗氧化、美白、抗老化、抗炎以及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和组织修复等方面阐述了海洋生物胶原肽的皮肤保护功效,并对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规律及安全性特征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海洋胶原肽在海洋功能化妆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海洋生物 胶原肽 功能活性 皮肤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耳石微结构的长江监利断面草鱼和鲢仔鱼群体日龄结构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利用耳石微结构对2018~2020年在监利断面采集草鱼和鲢仔鱼群体进行日龄鉴定,推测其孵化时间和繁殖时间,结合长江水文特征,分析监利断面四大家鱼仔鱼来源,以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等对四大家鱼仔鱼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和鲢仔鱼耳石轮纹特征相似,日龄结构也相似。监利断面2018和2019年苗汛期草鱼和鲢仔鱼苗汛期日龄分布范围为8~15日,其中主要分布在9~12日。2020年草鱼和鲢仔鱼日龄分布范围为10~22日,主要分布在12~15日。这表明,监利断面草鱼和鲢仔鱼群体日龄范围较窄,规格整齐,可能产自相同或相近的产卵场。基于日龄推测长江监利断面草鱼和鲢苗汛期仔鱼的繁殖时间与宜昌江段涨水日期基本一致,推测该江段四大家鱼鱼苗主要来自于宜昌江段。2018~2020年三峡水库开展4次生态调度,仅2018年6月中旬的生态调度在监利断面出现相应的家鱼苗汛,其它5月底开展的3次生态调度在监利江段未监测到相应的苗汛,可能是因为5月下旬长江中游温度较低、饵料生物较少,影响了鱼苗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在6月下旬开展生态调度,对下游仔鱼资源的补充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耳石微结构 日龄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