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中粳9优138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9优 138 (92 0 1A×N138)是一个高产兼顾优质的杂交中粳组合。 1994~ 1995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和生产试验 ,2 a区试平均比对照徐优 3- 2增产 9.5 0 % ,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 17.6 6 %。大面积种植产量在 9.75 t/hm2 左右 ;1997~ 1999年多点次出现 11.2 5 t/hm2以上的高产田块。其外观米质中上 ,主要理化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特点是株型优良、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耐肥抗倒性好。 92 0 1A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率高。 N138恢复力强 ,花粉量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氮离子处理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系 HDY-8种子 ,M1 出现了一株失绿黄化而后复绿的突变体 ,其 M2 仍有三分之一的植株出现黄化反应。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黄叶、黄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绿叶 ,而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比值又大于绿叶。黄叶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少 ,形状不规则 ,膜结构已解体 ,无类囊体 ,叶绿体内无淀粉粒 ,嗜锇颗粒较多 ;黄绿叶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可见 ,内有淀粉粒 ;绿叶细胞内叶绿体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 ,其内淀粉粒多而大 ,嗜锇颗粒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NaHSO_3促进田间水稻的光合磷酸化和光合作用(英文)
《植物学报 》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1~ 2mmol/LNaHSO3 喷施于水稻 (OryzasativaL .)叶面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并能持续 3d以上。在此条件下 ,光下叶片中的ATP含量明显增高 ,叶片的叶绿素毫秒延迟荧光加强 ,反映与光合磷酸化活力有关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增加。乳熟期喷施 2次 1mmol/LNaHSO3 后 ,水稻产量提高约 10 %。研究表明NaHSO3 的主要作用和PMS(phenazinemethosulfate)促进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类似 ,都是增加了ATP的供应。与此同时 ,观察到低浓度NaHSO3 可促进水稻中反映循环电子传递的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的短时上升。以上现象表明低浓度NaHSO3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围绕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及其耦联的光合磷酸化而促进水稻光合作用的。
关键词: 循环电子传递 毫秒延迟荧光 光合磷酸化 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的短期上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