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甜菜杂种优势与亲本经济性状相关关系初探

中国甜菜 1985

摘要:甜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当前选育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杂种优势品种,已引起甜菜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对甜菜余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曾遇到优势与亲本的根产量、含糖率、抗逆性等数量性状的关系问题。本文试用数量性状遗传理论,探索甜菜杂种优势与亲本的关系,以便为选配最佳甜菜优势组合积累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1985

摘要: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全世界玉米面积约20亿亩,总产量9000亿斤,单产450斤/亩。三十年来面积增长63.1%,总产量增加2.4倍,单产提高1.1倍。我国玉米面积2.9亿亩,总产量1214亿斤,单产417斤/亩(1980—1983年平均)。1983年统计,玉米面积最大的是山东(3287万亩),总产量最多的是吉林(188.2亿斤),单产最高的是辽宁(805斤/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样品~(13)C的转化和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学杂志 1985

摘要:该文介绍了单束法~(13)C的质谱分析、生物样品燃烧法和无机盐磷酸法制备~(13)CO_2及全C测定技术;并对全C和~(13)C测定值的准确性、重复性和~(17)O的校正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测定结果 燃烧法 液氮冷阱 示踪研究 酸法制备 机械泵 重复性 生物样品 质谱分析技术 中国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航片进行草原盐碱土复区解译调查技术

土壤通报 1985

摘要:应用航片进行土壤调查,是土壤资源勘测技术的一次重要改进.近来应用航片进行土壤调查已比较普遍,并且收到了显著效果.但是,对微地形上呈复区分布的草原盐碱土,却一直沿续常规方法进行.1981年我们结合吉林省乾安县土壤普查,对草原盐碱土复区的应用航片制图以及评级进行了研究,后经推广应用效果很好.现将方法步骤归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农家品种的初步调查

吉林农业科学 1985

摘要:人参是滋补强壮剂,也是有多种功能的治疗药物,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特殊商品。人参栽培品种类型混杂,选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为此,对现有农家品种类型进行了调查,以期筛选出新品种。一、人参不同品种形态特征的观察1983年9月,在靖宇一参场对六年生人参进行了品种类型的调查。方法是在田间选代表性样点,每点取1平方米,调查地上、地下部形态特征及性状,共调查六个点,随机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吉林省大豆的种植方式

中国油料 1985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之一,种植大豆历史悠久,广大群众具有丰富的经验,仅以种植方式这项来说,就可以分为大豆单种、间种、混种、套种等。大豆单种又可分为同一品种单种,不同品种间种和不同品种混种。大豆与其它作物间种,可分为大豆与矮棵作物间种,大豆与高棵作物间种。大豆与其它作物混种,可分为满天星式,串带式及间隔式。套种大豆可分为小麦套种大豆,马铃薯套种大豆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对丝黑穗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前言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绝大部分患病植株颗粒无收,损失很大。经验表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为防治该病的一项根本措施。本文根据数理统计和数量遗传学的有关原理,从“阈性状”的角度解释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表现,分析该性状的遗传性质和规律,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碱化盐渍土分类刍议

土壤通报 1985

摘要:松嫩平原苏打碱化盐渍土是我国六大盐渍土区之一,面积约9,300万亩,发育有典型的苏打盐化或碱化地带性土壤(草甸土、黑钙土、淡黑钙土、风沙土),盐土和碱土等.目前该区的苏打碱化盐渍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要土壤氮磷化肥用量与配比的试验研究 第五报 氮磷化肥配施及用量对利用率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氮磷化肥利用率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影响氮磷化肥利用率的因素很多,本文是在氮磷化肥用量与配比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仅就氮磷化肥配施及氮磷化肥不同用量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磷两元素的影响报道如下。一、氮磷化肥单施与配合施用的利用率1、氮肥利用率应用差值法,通过三个玉米田间试验的植株分析结果得出:在中等肥力黑土上,玉米施用经济量范围内的氮磷化肥,其氮肥单施的利用率较低,当配施磷肥后,则可大幅度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每亩单施氮素17~23.8斤时,其利用率仅仅为15~19%。当配施7~12斤/亩五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进寒冷地区水稻施肥技术的研究 第1报 全生育期分施氮肥与惯用施肥法的比较

吉林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寒冷稻区水稻初期生育不良,以往惯用前期集中施用氮肥。由于晚播晚插和氮肥施用量少,长期以来几乎被视之为“天然合理”而不可改变。六十年代后期,省内出现和龙县芦果乡农民在水稻孕穗期追肥的事例,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而后,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设计有关试验,说明分施的可能性。例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气候比较温暖的沈阳,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气候比较寒冷的山区,他们的田间试验结果都可以看到分施的有效性。在国外同类地区有志贺等关于止叶期追肥高产栽培的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