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回交、杂交等途径育成了黑米不育系香血粳A等黑色杂交稻,从而改善了黑米稻的有关不良性状。初步研究表明,黑米三系杂交稻株型好,抗性好,产量高。

关键词: 黑米稻 回交 杂交 不育系 香血粳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无籽西瓜蜜童夏秋茬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区域差异及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于2006年和2007年在江苏扬州、福建尤溪、湖北武汉、云南涛源、四川江油、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广西南宁共8个生态试验点进行齐穗期株型观测,分析了各个生态点株型特征,并根据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环境模型。依据1951-2005年的气候资料模拟,比较了华南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四川盆地稻区和云南河谷单季籼稻区齐穗期两优培九株型的特征与差异,分析了4个稻区叶片形态差异对植冠层结构的影响。提出植冠层有效厚度和叶面积密度可以作为水稻"株型产量"载体的2个群体结构指标。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株型 模型 生态区域 冠层结构 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对波斯菊观赏性及采种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察不同播种期对早、中、晚熟3个波斯菊品种观赏及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观赏栽培,早、中、晚熟3个品种的最佳播种期都为6月29日左右,开花整齐,植株高矮适中,观赏性强;作为采种栽培,中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29日左右,平均产量为33 kg/667m2左右;晚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13号左右,平均产量为35 kg/667m2左右;而早熟品种不太适宜在本地区采种栽培。

关键词: 波斯菊 播种期 观赏 开花 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机械制钵微钵育苗栽培效应及配套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棉花机械制钵微钵育苗移栽技术与传统大钵育苗移栽技术在生物学栽培效应上的差异(生育进程比较和主要经济性状比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微钵育苗且移栽时加地膜覆盖的方式与传统大钵育苗移栽相比,在棉花籽棉、皮棉、衣分、铃重等主要经济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而且微钵育苗移栽具有省工、省地、省本的优势,植棉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稳定发展江苏沿海地区棉花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棉花 机械制钵 微钵育苗移栽技术 生物学栽培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复合基质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有机复合基质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抗病苏蜜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复合基质、进口泥炭和营养土3个处理进行西瓜育苗试验。[结果]3个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在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上都显著高于营养土(CK),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表现为长势旺、叶色绿、植株健壮,易于培育;在苗期补充肥料的条件下,进口泥炭的西瓜幼苗长势稍优于营养土,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有机复合基质可作为西瓜育苗适宜基质进行推广。

关键词: 育苗 基质 西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科技进步在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概述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项具体的科技支持建议。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现代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政策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库容量常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特征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测定干物质量(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库容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了各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间库容量的差异很大,库容量最大的品种是最小品种的4.26倍(2001)和8.18倍(2002)。A、B、C、D、E、F类品种的平均库容量,2001年分别为426.37、642.53、770.96、903.73、1064.32、1213.90 g/m2,2002年分别为359.36、574.11、764.98、962.43、1200.11、1455.59 g/m2;2)大库容类型品种生物产量、抽穗前干物质生产量、结实期干物质生产量显著大于小库容类型品种;3)大库容类型品种成熟期分配到根系、茎鞘叶中的干物质比例较小,分配到穗中的干物质比例较大,经济系数较高;4)大库容类型品种抽穗期单位干物质库容量较大,结实期单位干物质库容量较小;5)从品种演变角度来看,生物产量对库容量的影响大于经济系数,抽穗期干物质生产量、抽穗期干物质形成库容的效率对库容量的作用大于结实期同类指标。

关键词: 常规籼稻 库容量 物质生产 物质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2007年对参加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及征集的国内外新品种(系)共计1 629份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纹枯病病指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供鉴定的材料中未发现免疫或高抗品种,但有部分品种如034573、驻98010-115、京03-4321、GUADALVPE等抗性较好,两年病指均低于30%,且年际间抗性表现稳定,可作为抗病亲本加以利用。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的引进与综合评定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国内芝麻主要育种单位育成的7个芝麻新品种与江苏省自育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从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豫芝系列品种在试验中表现突出,豫芝4号、豫芝8号和豫芝11号均适合在南京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丘陵地区 芝麻 新品种 产量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