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8个西瓜品种在海南地区棚栽的适应性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8个西瓜品种的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海南省种植、推广的棚栽西瓜品种。[方法]以主栽品种"早佳"为对照,对比参试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综合抗(耐)性等基本属性。[结果]无籽西瓜品种帅童、蜜童表现较好,各方面极显著或显著地优于对照和其他供试品种,适合在海南省大面积推广;小玉红、神武4号则表现一般,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重估;而甜童、小贵、神武1号和神武2号表现最劣,不适于在海南省推广种植。[结论]筛选出了帅童和蜜童2个优良品种。


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条件优化
《生物技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双向电泳的条件,建立适用于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方法:对毒管蛋白的提取、上样量及SDS-PAGE凝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乙酸提取法适宜于毒管蛋白的提取,对于pH3~10、17cm的IPG胶条,当上样量为0.75mg,聚焦70000Vhr,SDS-PAGE凝胶浓度为15%时,可提高双向电泳的分离效果,所得蛋白点清晰、数目达到1003个。结论:采用优化的条件进行双向电泳,能得到分辨率高、重现性好、完整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后续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基础。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娄)土土壤有机碳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形态和活性的影响,以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历时7 a不同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免耕、传统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高、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松结态、稳结态、紧接态有机碳含量,并计算了松结态有机碳与紧结态有机碳的比值(松/紧)。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比较,在小麦秸秆高留茬情况下,无论玉米秸秆是否还田,旋耕、深松和免耕处理均既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又能提高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和松结态有机碳含量,并提高松结态有机碳与紧结态有机碳的比值,而深松和旋耕的效果比免耕明显,是关中地区比较理想的耕作模式。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389在海南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389(P88S/0389)的亲本特征特性及其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


槟榔果实采后呼吸机制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不同条件下槟榔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槟榔果实采后呼吸有跃变高峰出现,通过乙烯利处理的验证试验,确立槟榔为呼吸跃变性果实,用乙烯利处理槟榔果实验证槟榔对乙烯的反应,确立槟榔果实为呼吸跃变性果实。


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随着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业的发展,相关草产品在奶牛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日益成熟,但在山羊饲养的消化生理、营养代谢及利用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为了解不同水平苜蓿鲜草饲粮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于2005年7-9月,选用3月龄、初始体重17.77±1.05 kg、遗传背景基本一致的波尔山羊(Capra hircus L.)4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各组饲粮中苜蓿鲜草替代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5%(试验Ⅰ组)、30%(试验Ⅱ组)、45%(试验Ⅲ组)和60%(试验Ⅳ组)(按干物质计)。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白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尽管各组血糖、尿素氮、甘油三酯及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Ⅱ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最低。因此,30%替代水平为最佳,建议在生产中应用。


外来入侵生物相似穿孔线虫的风险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使发生的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相似穿孔线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地理分布达到59个国家和地区,寄主达到360多种,且具有一定的检验难度,其入侵会造成农业生产上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寄主植物分布和种植情况,确定了其在中国具有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PRAS),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运算,获得总指标值R为2.6,符合高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因此将相似穿孔线虫列入香蕉、花卉等经济植物的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实施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管理。


海南岛葫芦科蔬菜根结线虫危害性调查与种类鉴定初报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11个市县的葫芦科蔬菜进行根结线虫危害性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发病率在50%以上;其中琼中腰子、澄迈长安和琼中营根主产菜区的病情指数分别达到了47.12、47.14和40,已造成严重损失。采自海南11个县市5种葫芦科蔬菜24个根结线虫种群经单卵块纯化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同工酶的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占总数的79.17%,爪哇根结线虫占总数的12.5%,根结线虫疑似新种或新纪录种占总数的8.3%。南方根结线虫是危害海南葫芦科蔬菜的优势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