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五指山猪IGF-1基因部分序列的SNP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揭示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矮小遗传机理,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梅山猪和大白猪共60个样本的IGF-1基因5′侧翼区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研究。找到2个SNP,分别为1个碱基颠换G22C和1个碱基转换G89A。针对这2个SNP位点得到5种组合基因型,各SNP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统计结果显示:IGF-1基因G22C位点在总群体、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大白猪、梅山猪内的优势等位基因型均为GG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G89A位点在总群体、五指山猪、大白猪、梅山猪内的优势等位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而滇南小耳猪、香猪该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型均为GG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


大豆生育期性状QTL定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中豆31×B13杂交组合的182个F2单株构成的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55个SSR标记的简单遗传图谱。利用构建的遗传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对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大豆的出苗至初花日数、初花至完熟日数和全生育期进行QTL定位,以研究大豆生育期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在C1连锁群上有1个QTL与出苗至初花日数有关,可解释66.40%的遗传变异;发现7个QTL与初花至完熟日数有关,分别位于A2、B2、C1、L、M 5个不同的连锁群上,可解释6.70%~18.00%的遗传变异;2个QTL与全生育期有关,均在C1连锁群上,可分别解释31.90%和36.70%的遗传变异。这些QTL的发现可以为大豆生育期QTL的发掘和利用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荔枝霜疫霉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0℃,适宜pH值4~6,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氮源中,酵母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


海南甜瓜椰糠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产业在海南地区发展很快,是近年来种植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为提高生产水平,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本地椰子加工废弃物椰糠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甜瓜椰糠基质栽培的品种选择、棚架设计与安装、栽培槽、栽培基质、供水系统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


冬瓜氮、磷、钾、镁、锌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冬瓜对氮、磷、钾、镁、锌5种营养元素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氮、钾、镁对冬瓜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OPT处理相比,OPT-N、OPT-K、OPT-Mg处理分别减产25.9%、18.6%和16.7%。施肥对冬瓜品质有显著影响,缺钾、缺磷和缺锌显著降低了冬瓜水溶性糖含量。施肥影响到冬瓜叶片、茎蔓和果实对营养成分的吸收。OPT处理的N、P2O5、K2O、MgO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1.53%、8.21%、35.50%和20.2%。每形成1000kg冬瓜果实吸收1.40kg的N,0.51kg的P2O5,2.49kg的K2O和0.33kg的MgO,冬瓜吸收N:P:K:Mg的比例约为1:0.36:1.78: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