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不同氮水平下黄瓜-番茄日光温室栽培土壤N_2O排放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N2O排放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规律,采用密闭静态箱法,研究了常规氮量(黄瓜季1 200 kg/hm2,番茄季900 kg/hm2)、比常规氮量减25%(黄瓜季900 kg/hm2,番茄季675 kg/hm2)、减50%(黄瓜季600 kg/hm2,番茄季450 kg/hm2)以及不施氮对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强度的重要因素,4-10月(平均气温为27.4℃)的N2O排放通量最高达818.4μg/(m2·h);而2-3月(平均气温15.1℃)以及11-12月(平均气温14.7℃)期间的N2O排放通量最高仅为464.5μg/(m2·h),比4-10月的N2O排放峰值降低了43.2%。N2O排放峰值在氮肥追施后5 d内出现,N2O排放量集中在氮肥施用后7 d内,可占整个监测期(271 d)排放量的64.7%~67.8%。施氮因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引起N2O排放爆发式增长,0~1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量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N2O排放量为0.99~9.92 kg/hm2,其中75.6%~90.0%由施氮造成。与常规氮用量相比,氮减量25%和50%处理的N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0.4%和59.3%,总产量却增加4.9%和7.4%。综上所述,合理减少氮用量不仅可显著降低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而且不会引起产量的降低。该研究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构建科学合理的施氮技术及估算中国设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土壤 排放控制 日光温室 N2O排放 氮水平 土壤硝态氮 温度

干湿交替处理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作物生长季内,土壤经过干湿交替过程后的抗冲性的变化,采用原状土冲刷法,对黄绵土、塿土、黑土、紫色土4种代表性土壤在不同干湿交替次数处理下的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处理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程度与土壤种类有关;黄土性土壤固有的抗冲性较低,而且在干湿交替处理下,其抗冲性变化不显著,抗冲系数几乎始终在2.5 L·min/g以下;东北黑土、川中紫色土在干湿交替影响下,其抗冲性变化明显,抗冲系数能达到12.0 L·min/g至16.0 L·min/g以上。在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加的趋势,除去测定装置的因素,土壤本身性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这与土壤种类有很大关系。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作物生长季内的土壤抗冲性变化应区分为作物根系的影响及土壤自身沉降压实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自身的抗冲能力较强的土壤。对于黄土性土壤或其他抗冲性较弱的土壤,防止集中水流的冲刷是坡面防蚀的关键。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干湿交替 坡耕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及低质土壤氮磷利用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炭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具有多重农业和环境效益的土壤改良技术.本研究以宁夏低质淡灰钙土为研究对象,以"中白78"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为供试作物,分别按0、1.5%、3%和5%(质量分数)的比例添加花生壳生物炭(Biochar,BC)和基于花生壳生物炭研发的生物炭改良剂(BC-based amendment,AD),系统研究了BC和AD对小白菜植株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利用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C和AD的添加均增加了小白菜的株高和产量,与BC相比,AD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BC和AD处理的产量分别为对照的2.34~3.77倍和4.37~4.60倍).各剂量BC处理中,小白菜地上部、根系生物量的顺序为1.5%BC>3%BC≈5%BC;而对于AD处理,3种添加量处理的小白菜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增产的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两种材料中主要养分对小白菜生长的直接贡献;第二则是两种材料均促进了小白菜根系的生长,增强了根际效应,从而改变了N、P等土壤养分的利用有效性.BC和AD的加入均增加了小白菜对N的利用有效性,AD促进了小白菜对P的利用有效性.可见,BC和AD均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宁夏低质淡灰钙土的养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生物炭 小白菜 产量 土壤养分 根际 养分利用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宁夏地区水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田N2O的排放规律,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宁夏地区水稻田N2O的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氮肥的施入显著促进水稻田N2O的排放,不同氮肥水平间N2O的排放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个观测期内,不施氮肥处理无明显的N2O排放高峰,而施氮处理在水稻生长后期进行排水晒田时出现1个比较明显的峰值,其余时间N2O排放通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施氮处理N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灌浆期,不施氮处理其排放主要集中于水稻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田以N2O形式损失的氮量减少。分析各处理水稻田间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得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潜势逐步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 水稻田 氮肥 N2 O 全球增温潜势(GW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秸秆与防渗措施交互作用对辣椒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神户’为试验材料,研究沙化土不同防渗措施和作物秸秆交互作用对辣椒生育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措施对辣椒株高影响不显著,但对辣椒叶绿素含量、Fv/Fm、根系活力、产量影响显著,3种不同的防渗措施中,沙粒凝结剂更有利于辣椒光合性能及根系活力的提高,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作物秸秆对辣椒株高、叶绿素含量、Fv/Fm影响不显著,而对辣椒根系活力、产量有显著影响,在3种不同的作物秸秆中,玉米秸秆及麦苇显著提高了辣椒的根系活力,增加了辣椒产量。防渗措施和作物秸秆间交互作用对辣椒株高、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辣椒的Fv/Fm、根系活力及产量。

关键词: 沙土 辣椒 防渗措施 作物秸秆 生长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铁配方对葡萄缺铁黄化的防治效果

吉林农业科学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银川地区葡萄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不同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配方用于葡萄缺铁黄化病防治。以银川地区缺铁黄化的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单纯喷施硫酸亚铁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进行矫治,检测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的影响。分析认为:银川地区葡萄黄化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pH偏高,结果表明:不同铁配方对葡萄黄化的矫治效果不同,其中处理1(硫酸亚铁0.5%+柠檬酸0.1%+尿素0.3%)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关键词: 葡萄 缺铁黄化 诊断与矫治 铁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植物耐盐特性对脱硫废弃物的响应及其耐盐指数综合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施用脱硫废弃物对生长在盐土和碱土上的不同植物耐盐特性的影响,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物的耐盐指数进行综合评价。本试验在2008—2010年期间,分别在碱土区和盐土区2个试点,以施与不施脱硫废弃物为主处理,选用9种不同耐盐植物为副处理开展了田间裂区试验,观测分析了各耐盐植物的出苗特征、生长生理特征、产量等指标及土壤盐分、养分、碱化度(ESP)等性质,从而建立包括植物生长、生理指标、土壤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TOPSIS法对不同耐盐植物的耐盐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脱硫废弃物能显著改善各耐盐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相对生长速率(株高)和相对生物量,增加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F/B),且在碱土上效果优于盐土。不同类型耐盐植物之间差异显著,表现出各自的耐盐、碱特性。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耐盐植物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速率和全盐、碱化度的降低速率。同样地,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表现为碱土优于盐土,不同耐盐植物之间差异显著。通过综合评价把不同耐盐植物分为强、较强、中和弱4个耐盐等级。与CK相比,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提高耐盐植物的耐盐等级,扩展耐盐植物在盐碱地上的种植范围。由此可知,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受植物类型、盐碱地类型、改良措施等因素影响。因此,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寻求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来确定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可为进一步优化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脱硫废弃物 耐盐植物 盐碱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施肥现状与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于2011-2013年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该灌区5个县市328个种植户的春小麦施肥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春小麦平均产量的年际间变幅不大,3年平均产量为4 578kg·hm-2。春小麦产量偏低的农户比例最高,3年平均达46.7%,产量适中的农户平均占23.7%,处于适中以下的农户比例在50%以上。3年春小麦的纯N、P2O5、K2O平均用量分别为357.0、182.7、33.4kg·hm-2。平均86.4%的春小麦种植户氮肥投入过量,44.6%的磷肥施用过量,83.3%的钾肥投入严重不足,肥料养分投入与产量水平分布并不同步。养分投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重氮肥,轻钾肥。化肥N、P2O5、K2O用量分别占养分总投入量的96.6%、98.0%和79.0%。氮肥运筹以基肥和追肥为主,基追比大致为6∶4;磷肥以基肥和种肥为主,钾肥几乎全部通过基肥施入。春小麦每投入1kg纯N、P2O5、K2O养分,平均分别可生产14.8、30.0和154.7kg籽粒,肥料生产力总体趋势为K2O>P2O5>N。因此,建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氮肥后移(60%追肥)的原则,并注意减氮、控磷、补钾,有机肥以30t·hm-2为宜,化肥N、P2O5、K2O投入分别不超过225、180、60kg·hm-2。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春小麦 产量 施肥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光照对不同预处理野生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温度和光照条件,利用生化培养箱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浓硫酸预处理、清水预处理的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硫酸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种子发芽率,且发芽更整齐;(2)甘草种子从10~40℃都可以发芽,但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延缓甘草种子的发芽进程且抑制幼苗生长,乌拉尔甘草出芽和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3)清水预处理的种子适宜在光照10h/d条件下萌发,浓硫酸预处理能够降低甘草种子萌发对光的依赖性,全黑暗条件能够促进甘草幼苗胚根和胚轴的生长。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适宜在20~30℃、光照10h/d条件下萌发,20℃最适宜甘草幼苗胚根生长,30℃最适宜胚轴生长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乌拉尔甘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放射根瘤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64份患有乳房炎奶牛的乳样,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放射根瘤菌30株,分离率高于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病原菌溶血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放射根瘤菌对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先锋霉素Ⅴ、头孢曲松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其他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中的11种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分离鉴定 药敏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