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不同果袋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关键词: 套袋 ‘红地球’ 品质 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密水平对‘宁冬11号’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期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对‘宁冬11号’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粒重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灌浆持续期有明显影响,尤其N4处理(360 kg/hm2)灌浆持续期明显增加,但同时造成小麦晚熟;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显著,以N3(27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对灌浆速率和粒重影响不明显。种植密度对灌浆持续期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灌浆速率、粒重和产量影响较大:低密度处理(450×104粒/hm2),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也较高,但产量较低;中密度处理(600×104粒/hm2)灌浆速度快,产量最高。综合来看,在宁夏引黄灌区,当播种密度为600×104粒/hm2、施氮量270 kg/hm2时对冬小麦灌浆最为有利,并且产量最高,可达到12178.36 kg/hm2。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灌浆特性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和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90~270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宁冬11号冬分蘖力、成穗率、有效穗数及产量均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60kg/hm2时全部降低;施氮量对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分别在180kg/hm2和270kg/hm2时达到峰值。随着播种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均降低,且对结实小穗数和穗粒质量的影响显著。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在适宜播期的最佳肥密组合为施氮量270kg/hm2,播种密度600万/hm2。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冬小麦 施氮量 结实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梭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梭梭叶片为材料,根据其他植物糖基转移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方法克隆到2个同源的序列,分别命名为HaUGT1和HaUGT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HaUGT1基因编码区长1 485bp,编码495个氨基酸;HaUGT2基因编码区长1 185bp,编码394个氨基酸。HaUGT1和HaUGT2蛋白具有保守的PSPG基序、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结构域,与其他植物中的糖基转移酶蛋白同源性较高。

关键词: 梭梭 糖基转移酶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玉米耐密性分析及对主要性状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穗型品种耐密性及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密度对株高、倒伏的影响为大穗型品种>中穗型品种>小穗型品种;穗长、穗行数受密度影响最大的为大穗型品种,其次为中穗型品种;行粒数对密度的响应表现为中穗型品种>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先玉335的适宜密度9.00万~9.75万hm-2,正大12为7.50万~8.25万hm-2,宁玉12为6.00万~6.75万hm-2。

关键词: 玉米 不同穗型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当代诱变效应及褐皮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4 CSCD

摘要:利用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合丰55"干种子,通过对表型、株高、分枝数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考察以及DNA指纹图谱分析探索离子束辐照大豆的当代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离子束诱变大豆M1代田间出现多种变异表型,辐照处理对M1代株高和分枝数有抑制作用,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这些变异与对照相比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大豆种子经辐照后M1代筛选到1株褐皮突变体,种皮颜色由黄色变为褐色,而且这种变异在M2代能够稳定遗传。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其DNA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辐照后突变体DNA与对照相比扩增条带或增加或减少,相似性系数为0.9513。综合结果表明,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当代产生了一定的诱变效应,不仅造成了农艺性状的变异,而且使DNA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碳离子束 诱变效应 大豆 褐皮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生长特性和抗虫性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非转基因银河杨(Populus alba×Populus hopeiensis)为对照,对抗虫转基因银河杨抗虫基因Cry3A的稳定性,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虫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ry3A基因整合稳定,在根、茎、叶中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Bt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茎中Bt蛋白水平最高。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银河杨 Cry3A基因 物候期 生长状况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491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8.320 kg·m-2。其中土壤层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比重达73.96%,是青海云杉林主要的有机碳库。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含碳率 固碳能力 宁夏贺兰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梭梭BADH基因转化玉米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探究影响玉米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对玉米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有重要意义。以‘宁玉0905’为材料,经农杆菌介导将梭梭的BADH基因转入玉米基因组。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加入乙酰丁香酮(AS),玉米遗传转化效率提高;当菌液浓度OD600=0.3,浸染时间为5 min时,玉米的转化效率最高;农杆菌和愈伤组织共培养2天,玉米的遗传转化效果最好。对转化苗进行PCR检测得出BADH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当菌液的OD600=0.3,浸染时间为5 min,农杆菌和愈伤组织共培养2天时,玉米的转化效率最高。

关键词: 玉米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BADH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青海、新疆3个产区的宁夏枸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外在品质(百粒质量、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宁夏枸杞品质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1%。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产区宁杞5号、1号和宁夏产区宁杞7号果实品质较好。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