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亲水单分散聚合物基质强阴离子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合成6.0μm大孔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为基质,采用化学键合法制备了季铵型强阴离子色谱填料,该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选用6.0 mmol/L Na2CO3+5.5 mmol/L NaHCO3混合液作淋洗液,在流速为1.0 mL/min下,可以很好地分离常见的6种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SO2-4)、4种低碳链酸(甲酸、乙酸、一氯乙酸、草酸)以及甲酸、乙酸和一些无机阴离子的混合物。考察了淋洗液种类、pH值和有机溶剂对6种无机阴离子分离的影响。在最佳色谱条件下,6种无机阴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低的检出限。采用该方法对本地自来水进行测定,4种离子可在22 min内完全分离,各离子的加标回收率为96.4%~100.6%。

关键词: 单分散树脂 强阴离子色谱 无机阴离子 有机酸 自来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研究

玉米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8~2012年宁夏玉米高产潜力研究示范中产量突破15 000 kg/hm2的54个品次高产田群体产量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玉米高产田群体平均产量为16 927.01 kg/hm2,平均收获穗数为9.78万穗/hm2,穗粒数为524.38粒,千粒重为357.01 g。高产田61%品次收获穗数9.25万~10.75万穗/hm2,平均收获密度9.97万株/hm2,属高密度种植。高产田在宁夏引、扬黄灌区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周边及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高产田46.48%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属中晚熟品种。高产田各品种花前干物质生产平均占整个生育时期总物质生产的41.7%;群体叶面积指数均为单峰曲线变化,吐丝期达峰值。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增穗、稳粒数、增加粒重"、增加花后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是高产突破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玉米 宁夏引/扬黄灌区 高产群体 产量结构 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果树产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经3a定点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每年可发生4代,即4月中旬越冬代开始,5月中旬第1代,6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到8月初第3代,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老龄幼虫越冬。生长季节对不同果树品种危害呈以下时间特征:为害先从杏开始,接着梅子,然后早熟梨,最后苹果。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预报成虫高峰期,结合果树的开花和结果物候期可确定发生期的防治关键期。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关键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测定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不同生长阶段的穿透雨、茎秆流和冠层截留,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法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叶面积指数作物冠下穿透雨和茎秆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3者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30 min,玉米、大豆、谷子和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分别平均为65.15%、85.52%、80.05%和72.18%;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10~20 min,4种茎秆流率分别平均为34.59%、13.58%、19.42%和26.34%;在0.3 mm/min喷雾强度下,作物冠层截留量相对较小,冠层截留率分别为0.26%、0.90%、0.53%和1.48%。随作物生长,穿透雨量逐渐降低,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降雨强度与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者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降雨强度关系不显著(p>0.05)。随着作物生长,穿透雨冠下空间分布由均匀逐渐趋向于不均匀,具有趋于向行中汇集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特征,可为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和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作物 降雨 模拟 穿透雨 茎秆流 冠层截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梭液泡膜焦磷酸酶HaVV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梭梭叶片为材料,根据其他植物液泡膜焦磷酸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方法克隆到1个H+-PPase基因,命名为HaVVP。HaVVP基因编码区长2 734bp,编码767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H+-PPas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68%以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0%以上。

关键词: 梭梭 H+-PPase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与磷肥的相互影响及节水保肥效果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茶袋法测定保水剂在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并以差减法计算保水剂对磷素养分的吸持量,研究不同磷肥对保水剂吸水性能以及保水剂对不同磷肥的吸持作用的影响;盆栽条件下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保水剂和不同磷肥配合施用下的节水保肥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剂在不同磷肥溶液中的吸水倍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过磷酸钙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大于磷酸一铵;保水剂在大量吸水的同时,也对溶于水中的磷素养分有吸持作用,吸持量随肥料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保水剂和磷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玉米生物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保水剂与磷酸一铵配合施用水肥调控效果较好。

关键词: 保水剂 磷肥 相互影响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生物农药对温室辣椒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防治温室辣椒蓟马较好的生物杀虫剂,为生产安全、高效防治温室辣椒蓟马的生物药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级差法统计分析。[结果]施药后7 d,60 g/L乙基多杀霉素SE 18.0 g a.i./hm2、10%多杀霉素SE 22.5 g a.i./hm2、20%甲维·虫酰肼SC 60.0 g a.i./hm2、0.3%苦参碱AS 2.7 g a.i./hm2、0.5%藜芦碱SLX 6.0 g a.i./hm2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93.8%、90.2%、77.6%、74.0%。[结论]60 g/L乙基多杀霉素SE 18.0 g a.i./hm2、10%多杀霉素SE 22.5 g a.i./hm2、20%甲维·虫酰肼SC60.0 g a.i./hm2对辣椒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效,且对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关键词: 辣椒 蓟马 防治效果 药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酿酒葡萄品种生态区划

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宁夏24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酿酒葡萄取样化验结果和其他区划指标,从优质生态区的概念入手,采用无霜期、≥10℃积温、采收期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坡向等生态因子,综合运用层层推进的集优法和GIS技术对宁夏主要酿酒葡萄品种进行生态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制作了宁夏主要红色品种和白色品种精细化生态适应性区划图。所有红色典型晚熟品种‘歌海娜’、中晚熟品种‘赤霞珠’、中熟品种‘美乐’、早熟品种‘黑比诺’都适宜在宁夏栽种,基地开发潜力巨大。应重点开发银川西夏王陵、青铜峡鸽子山和中宁白马、石空山区等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早中熟品种‘黑比诺’、‘霞多丽’、‘雷司令’等品种区域化种植区应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清水河流域的温凉区域内发展。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品种 区划 优质生态区 GIS 活动积温 无霜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枣×宁梨巨枣的子代SRAP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冬枣×宁梨巨枣的子代进行了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构建基因池的方法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进行筛选,从88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好、主带清晰的引物,并对子代进行了真实性鉴定及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15对引物共产生9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3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2)80个子代中44个具有父本特征带,鉴定为真杂种。子代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子代个体与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8之间,个体差异明显。该研究结果为枣树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关键词: 杂交 SRAP标记 子代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设施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含量变化特点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宁夏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及对照土壤,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Cl-、NO2-、NO3-、SO42-、PO43-、Na+、K+、Mg2+、Ca2+含量,分析各地区设施土壤中盐分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土壤盐含量均高于未耕作的大棚土壤,不同地区盐分含量变化幅度大。随耕作年限延长,盐分的不断累积已造成部分大棚出现轻度次生盐渍化;掌政五渡桥地区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水溶性盐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以Na+、Ca2+、NO3-和SO42-含量变化幅度最大,永宁地区在种植4a左右盐分累计达到最高,之后出现降低的趋势,各离子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出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盐分离子在土壤剖面的运移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向底层迁移和向表层聚集2种方式,但以表聚为主;设施栽培后,土壤中的Cl-、NO3-、SO42-、Na+、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计,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Cl-、SO42-、Na+和Ca2+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离子。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离子组成 盐分含量 土壤盐渍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