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布鲁、奥斯、陆稻(Oryza sativa L.)亲缘关系的细胞遗传学 Ⅰ.核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摘要:禾本科作物的染色体一般较小,以根尖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研究比较困难。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分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Yao,S.Y.等(1958)首先将粗线期分析技术应用于水稻品种间杂交后代,阐明了F_1杂种不孕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稻虱翅型分化的研究

昆虫学报 1983

摘要:本文探讨温度、湿度、光周期、虫口密度、虫龄、水稻生育期和植株营养等与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 Stal)翅型分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影响褐稻虱翅型分化的主要因素是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而1龄若虫期的营养好坏,是决定翅型比率的关键。其次为温度和光周期。相对湿度和若虫群集密度与褐稻虱翅型分化关系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对棉花结铃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棉花 1983

摘要:我们在《1,1——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改变棉花植株性状的效果》一文中,阐述了棉花经药剂处理后能明显调控植株性状,使株型紧凑,田间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行间小气候得到改善。本文将着重讨论因株型的改变而引起对结铃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水稻地方品种蒸煮及食用品质的研究——(Ⅰ)糊化温度的测定分析

上海农业科技 1983

摘要:水稻良种必须具备高产、多抗和品质优良的特性。选择稻米品质优良的亲本,亦是近年来水稻育种中十分引人瞩目的问题。稻米品质包括碾米品质、米粒胚乳透明度、垩白度、蒸煮食用品质、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等各个方面,而稻米适口性却决定于蒸煮及食用品质中的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三个主要理化性状。自Juliano、Paule E.M报导了IRRI的稻米蒸煮品质分析方法、鉴定标准和改良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水稻研究所“GEU”培训班

世界农业 1983

摘要:国际水稻研究所(简称IRRI)成立于1960年,它以成功地培育出水稻高产新品种而闻名于东南亚,七十年代中期该所开始为各国培训稻作改良的技术人才。其中GEU培训班(遗传评价利用培训班)办得最早,规模最大,培训的人数亦最多。从1975年开始至1981年,共计10期230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株高采用日生长率的商榷

中国棉花 1983

摘要:一,为什么采用日生长率这一概念棉株生长速度能直接地反映它的生长状祝,因此常被视为棉花看苗诊断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棉株某一生育阶段的长势,过去都采用平均日生长量作为衡量尺度。这种方法,尽管测量的时间间距可以缩小,但求得值仍为平均值,不能确切反映棉株生长的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螨)抗生素T21产生菌——浅黄链霉菌韶关变种

微生物学报 1983

摘要:自广东省韶关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T21-1B。该菌株所产抗生素对螨和蚜虫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对其生物学特征鉴定,除某些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外,与浅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很相似,故认为是浅黄链霉菌一个新变种,定名为浅黄链毒菌韶关变种(Streptomyces flaveolus var.shaoguanensis,n.v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春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绿面积干物重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摘要:春后追肥是夺取油菜高产的重要手段,一般初春施用的称春肥,抽苔前夕施用的称苔肥,初花期施用的称花肥。对于春、苔、花肥的作用现在生产上有不同看法:有些高产单位认为,要重施春肥,控制苔肥,补充花肥才有利于春后早发稳长活熟;但也有人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的六六六,滴滴涕饲料卫生标准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1983

摘要: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以下分别称BHC,DDT)系广谱、长效、高残留化合物,具有极强的生物累积作用。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污染研究资料足以证实水、土、粮、菜已不同程度普遍地受到BHC和DDT的污染,虽然其残留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现象并不严重,但通过自然界中各级食物链的生物累积而反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量超标情况却相当严重。据报道,农药对人体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制剂,其中BHC通过畜禽产品侵入人体的占98%左右,DDT占96.6 %左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谱中的副食品肉、禽、蛋的比重将日益增加,势必导致BH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韶关霉素的研究——Ⅳ.A组分的化学结构测定

抗生素 1983

摘要:韶关霉素(Shaoguanmycin)含有A、B、C、D和E五个活性组份,A和B二个组份具有强烈的杀虫活性。其紫外、红外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表明,SA和SB分别与杀粉蝶菌素A_3(PA_3)及A_1(PA_1)相同。本文通过韶关霉素A的单乙酰(SAMa)、双乙酰(SADa)及氢化双乙酰衍生物(HSADa)的制备以及对这三个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分析,证实韶关霉索A和杀粉蝶菌素A_3的平面结构完全相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