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根外追施硼锌复合微肥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花期根外追施微肥的方法,研究了B、Zn配合施用对苏油4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外追施B、Zn复合微肥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和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27%和2.42%),增加油菜亚油酸含量和籽粒、油脂、蛋白质产量(分别增加4.75%、7.02%、9.45%、9.61%)及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降低油菜芥酸含量(降低18.88%)。

关键词: 油菜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酶对淀粉的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α-淀粉酶和同一糖化酶的协同作用水解淀粉的动力学。在实验中,依据酶水解的还原糖出糖效果,对双酶协同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底物浓度相同时,不同的α-淀粉酶于各自最佳条件下所反应产生的结果均与数学模型拟合基本吻合。

关键词: α-淀粉酶 糖化酶 协同作用 动力学 还原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翅号的肉鸡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中国家禽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开始考虑畜禽产品的可追溯管理问题,认为它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畜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1~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家禽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问题也愈日剧增。例如,某些养殖户为了自身利益,在饲养中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来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胺类席夫碱对昆虫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新型害虫控制剂,以9种苯胺类席夫碱化合物为效应物,研究了其对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浸渍法进行活体测定。结果表明:所试9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酚氧化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以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间氯苯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3,4-二氯苯胺3种化合物抑制效果较好,其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051 mmol/L、0.013 mmol/L和0.059 mmol/L。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对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竞争性抑制。室内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直接"杀死"活性均不高。

关键词: 苯胺类席夫碱 酚氧化酶 抑制剂 抑制机理 室内生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产量及耐寒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具有适应性广、耐寒和耐热性较强、病害少、产量高、耐贮运等特点,在中国引种成功后发展迅速,其栽培应用已遍及全国各地。目前中国每年甘蓝种植面积在4.0×10~5hm~2以上,在蔬菜周年供应及出口贸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细化,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甘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氮肥 产量 耐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明星、德高跃华青梗菜、宝大申宝青二号、华冠、早生华京、夏时等6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花蕾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只有宝大申青二号诱导出胚胎;2.0~3.0mm长的花蕾适合进行诱导培养;基因型和培养方式是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关键性因素。子叶型胚通过子叶柄再生出植株,并对小孢子再生植株倍性进行了鉴定,初步建立了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游离小孢子 培养方式 再生植株 花蕾 基因型 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种细胞质的六千辛A及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六千辛R、16个粳型恢复系、14个籼型恢复系及1个广亲和恢复系轮回422配制141个F1组合,研究不同籼、粳稻恢复系对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六千辛B细胞核背景下六千辛R能正常恢复BT型六千辛A,但不能正常恢复红莲型、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16个粳型恢复系中,10个能正常恢复BT型六千辛A,1个能正常恢复红莲型六千辛A,没有一个能正常恢复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14个籼型恢复系都不能正常恢复BT型、红莲型、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轮回422能正常恢复BT型和印水型六千辛A。说明同一恢复基因对不同胞质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不同,不育系的育性可恢性还受细胞核背景的影响;克服籼粳亚种间杂交F1植株的不育性,需要聚合广亲和基因和特定恢复基因。

关键词: 水稻 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育性恢复性 恢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粳15为试材,研究了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机插稻鸭共作水稻群体特征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稻鸭共作系统中,随氮素基蘖肥用量的减少,机插水稻群体最高分蘖数减少,最高分蘖数前后的分蘖发生和消亡速率降低,粒叶比、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提高,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各阶段尤其是拔节至齐穗期的吸氮量降低。2)当氮素基蘖肥用量适宜,基、穗肥比4.5:5.5时,机插水稻群体的分蘖成穗率较高,叶面积指数适宜,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氮肥当季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协同提高,群体穗数合理,产量最高。3)稻鸭共作不仅提高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而且改善机插水稻的群体质量,提高抽穗后群体的生产能力和水稻产量。

关键词: 机插水稻 稻鸭共作 氮素用量 群体质量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苏玉2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玉25(原代号P5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苏玉25是一高产稳产的春玉米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江苏省春玉米区的示范应用面积正迅速扩大。本研究介绍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苏玉25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洋南瓜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9份西洋南瓜新种质及2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感官品质均符合育种要求。其中,803(161-5-1)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6.476 mg/g和0.028 mg/g;802(0322-2-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63.3 mg/kg;113(0326-8-1)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为19%;111(3028-53-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6%。杂交组合瑞绿1号(153×801)、瑞红1号(111×153)总体表现优于双亲,显示出杂种优势。

关键词: 西洋南瓜 农艺学性状 植物学性状 营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