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金针菇菇渣饲料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金针菇菇渣部分替代花生秧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只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鹿.对照组梅花鹿的粗饲料为花生秧,试验组使用发酵金针菇菇渣代替全价日粮中40%的花生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梅花鹿的总增重(TWG)、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IgG)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金针菇菇渣可提高梅花鹿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中蛋白质的代谢水平.
关键词: 发酵金针菇菇渣 梅花鹿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禽类先天免疫cGAS-STING通路的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cGAS-STING信号途径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是天然免疫领域研究的重大发现.禽类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利用cGAS-STING信号通路来识别并触发对病原体入侵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目前对于大部分禽类cGAS-STING这条通路还尚未研究透彻,该综述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对禽类尤其是鸡的cGAS和STING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禽类 环鸟腺苷酸合成酶(cGAS)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


福建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与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 2023
摘要:【目的/意义】认知乡村振兴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方法/过程】以福建省2015—2020年75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从5个维度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研究了福建省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内在规律及其动态演变过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福建省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取得巨大增长,区域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均衡性水平增强;(2)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高—高区和低—低区在空间上集聚明显,高—高显著区主要分布在闽南金三角和福州闽江口邻近县域,低—低显著区主要分布在闽东北的宁德地区;(3)从时间演变来看,福建省乡村振兴发展初步形成以“闽南金三角”和“闽江口”核心,向边缘梯度辐射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模式,然而福建省县域乡村发展主要还是由次冷点区覆盖,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最后提出促进福建省县域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均衡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12个蓝莓品种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福建省12个蓝莓品种果实的氨基酸含量、组成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2个蓝莓品种果实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407.36~1 227.33 mg/100 g,其中谷氨酸和精氨酸是蓝莓果实最主要的2种氨基酸,二者占氨基酸总量的22.55%~51.18%;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51.60~257.41 mg/100 g,占总量的21.03%~37.22%;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266.82~967.61 m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65.50%~78.25%。12个供试品种中,氨基酸总量最高的为乌达德,达1 227.33 mg/100 g,园蓝最低。


甜玉米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的耐密性比较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3
摘要:[目的]获得甜玉米品种闽甜6855 和广良甜27 号在福建生态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生产中合理密植和选育耐密性甜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闽甜 6855 与广良甜 27 号在 36000、42000、48000、54000 和 57000 株?hm-2共5 种种植密度下的耐密性差异.调查了物候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散粉期)、植株性状(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畸形率)、商品品质(穗长、穗粗和单穗重)和鲜果穗产量等性状,并加以综合评价.[结果]闽甜6855 生育期早于广良甜27 号.闽甜6855最大种植密度约为 54000 株?hm-2,最佳种植密度约在 42000~48000 株?hm-2之间;广良甜 27 号的最大种植密度约为42000 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低于或接近 36000 株?hm-2.[结论]闽甜 6855 株型属于紧凑型,其最大种植密度远高于半紧凑型的广良甜 27 号,耐密性突出,生产上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群体产量;以闽甜 6855 为亲本,有望选育耐密性优良的甜玉米新种质.


不同栽培基质和栽培模式下银耳的品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南方园艺 》 2023
摘要:通过测定比较3 种不同栽培模式下银耳的主要营养成分、主要矿物质元素、微生物和农药残留量,探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银耳品质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银耳间在主要营养成分、主要矿质元素等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2 种工厂化模式的银耳蛋白质、粗多糖、还原糖、脂肪、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农法栽培模式,而农法栽培银耳的总糖含量最高.3 种处理银耳的钙、钠、铜元素含量差距最大,钙、铜元素在2 种工厂化栽培银耳中含量较高,而农法栽培的银耳钠元素含量最高;3 种处理方式银耳的有害元素铅、锡、镉、砷、汞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微生物数量受多方因素影响,霉菌、酵母菌等菌落数量浮动较大,但均未检测出有害细菌.检测百菌清等10 项农残及二氧化硫残留量,其中氯菊酯仅在农法栽培的银耳中检出.综合测定的各类成分结果可知,农法栽培模式下银耳未体现出明显的品质优势,2 种工厂化栽培的银耳在安全性测定上表现出一 定优势.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银耳生产加工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消费者选择所需的银耳产品提供参考.


基于感官审评方法评价红袍11的茶类适制性
《蚕桑茶叶通讯 》 2023
摘要:茶树新品系红袍11是从大红袍(母本)自然杂交F1代中,通过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对红袍11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绿茶、白茶的茶类适制性做进一步鉴定.黄旦、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闽北乌龙茶,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红袍11,加工成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审评结果与闽北乌龙茶一致,红袍11总分最高的原因是其香气和滋味的得分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福鼎大白茶、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绿茶的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福鼎大白茶,其次是红袍11,最低为大红袍,加工成白茶的结果与绿茶一致.红袍11加工绿茶和白茶总分低于福鼎大白茶的主要原因是其外形、汤色、叶底方面明显逊色于福鼎大白茶.结果表明,红袍11适合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及坦洋工夫红茶,且制茶品质优异,为多茶类兼制品种,适合在乌龙茶区及红茶区示范推广.


秀珍菇主栽品种遗传差异及农艺性状比较
《东南园艺 》 2023
摘要:[目的]了解秀珍菇两个主栽品种'台秀'和'金秀'的遗传及农艺性状差异,为后续秀珍菇新品种选育提供遗传背景及农艺性状参考.[方法]采用菌落形态对比、拮抗试验、交配型因子分析、SRAP分子标记等方法,并比较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农艺性状,进行两个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分析.[结果]台秀与金秀具有不同的菌落形态,但拮抗试验未观察到明显的拮抗现象.两个品种的菌丝生长趋势相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 20~30℃,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交配型因子测定分析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交配型因子.筛选得到 6 对引物进行SRAP-PCR扩增可以得到差异性条带.相同出菇条件下,金秀子实体菌盖更加厚实、一潮单袋产量 138.86 g,台秀子实体颜色更深、一潮单袋产量 126.57 g.[结论]秀珍菇主栽品种台秀与金秀之间遗传差异较小,但有着不同的农艺性状表现,可作为秀珍菇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


不同处理措施对牛粪样中隐孢子虫卵囊杀灭效果观察
《福建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取一例牛隐孢子虫阳性粪样分别采用 1%甲醛溶液(A组)、1%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B组)、2%烧碱溶液(C组)以及密封厌氧发酵(D组)处理,经 5 d、10 d、15 d、20 d后分别取样采用蔗糖漂浮、涂片以及改良抗酸染色和镜检检查相应样本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量.结果A组 4 个时间节点卵囊数量分别为 3.5 枚、0.5 枚、0 枚、0 枚;B组 4 个时间节点卵囊数量分别为 1.75 枚、0.25 枚、0 枚、0 枚;C组 4 个时间节点卵囊数量分别为 7.5 枚、5.25 枚、2.75 枚、0.75 枚;D组 4 个时间节点卵囊数量分别为 9.75枚、6.50 枚、4.75 枚、3.00 枚;而对照组 4 个时间节点卵囊数量分别为 10.50 枚、8.50 枚、8.00 枚、7.25 枚.结果表明:4 个试验组对牛隐孢子虫卵囊均有不同程度抑杀效果,其中B组效果相对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