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MCP处理对甜柿贮藏品质的影响和电子鼻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温货架期、低温贮藏期和贮后货架期,研究不同处理对甜柿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电子鼻对不同处理甜柿挥发性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LDA方法有效区分不同常温货架期和贮后货架期的甜柿,对低温贮藏期间的甜柿区分效果稍差。1-MCP处理可以延缓果皮L*和b*、果实质地(果皮强度、果皮脆性和果肉平均硬度)的下降,在贮后货架期间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常温货架期和低温贮藏期,1-MCP处理组和对照组甜柿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在贮后货架期间差异较大,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贮后货架期间1-MCP处理组和对照组。
关键词: 电子鼻 甜柿 1-甲基环丙烯 贮藏品质 贮藏/货架期


不同的益生菌组合对保育猪粪污氮磷减排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将已筛选出对降低粪便中氮磷含量作用的细菌和真菌进行组合优化,筛选1种能有效降低保育猪粪污氮磷含量的益生菌组合,为利用益生菌降低畜禽业粪便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6头日龄接近且体质量为57.6 kg(±3 kg)的保育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1为基础日粮+0.5%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2为基础日粮+添加0.5%的枯草芽孢杆菌+0.5%的酿酒酵母菌;处理组3为基础日粮+0.5%的枯草芽孢杆菌+0.5%的酿酒酵母菌+0.5%的植物乳杆菌。结果表明:表观消化率酸不溶灰分(AIA)间接法测定,在处理组2和处理组3中,氮表观消化率提高58.65%和39.00%(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93.80%和71.46%(P<0.01),粗纤维消化率提高88.72%和32.51%(P<0.01),处理组2与处理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收粪法测定结果中处理组3效果最明显,能有效提高氮表观消化率33.14%(P<0.01),磷表观消化率48.99%(P<0.01)。由此可见,复合益生菌能够有效提高氮、磷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减少粪便中氮和磷含量,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由于AIA间接法与全收粪直接法计算方法不同,导致测定饲料的氮、磷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结果存在一定区别。
关键词: 益生菌 氮表观消化率 磷表观消化率 粗纤维表观消化率 AIA间接法 全收粪法


低能量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40±2)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质量(13.95±0.29)kg,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各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和C组为低能量组,基础日粮降低消化能0.25 MJ/kg,分别添加β-甘露聚糖酶100和200 g/t。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全期B和C组日增质量比A组提高7.9%和9.3%,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和C组料重比较A组降低2.5%和3.5%(P>0.05);B和C组综合经济效益比A组提高7.1%和7.7%。
关键词: 低能量日粮 β-甘露聚糖酶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猪圆环病毒2型Cap全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Cap蛋白是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能诱导免疫保护,是临床上利用血清学诊断PCV2的主要依据。本研究根据PCV2TJ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C751546)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从PCV2TJ株扩增获得Cap全基因,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32a-Cap,经IPTG诱导获得约48ku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小鼠抗6×His单克隆抗体和PCV2阳性猪血清均呈阳性反应。本研究成功克隆Cap全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Cap融合蛋白的表达,这为PCV2Cap蛋白的功能研究及诊断方法的建立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分子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种内分化,能够准确地鉴定该病菌,以服务于黄瓜抗病育种,对2007-2014年采集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经单孢纯化获得34个菌株。利用公开发表的特异性引物CCF/CCR对其进行了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预期272 bp的特异片段,说明均为多主棒孢菌。应用真菌核糖体rDNA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扩增各个菌株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经测序并比对分析,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559 bp的特异片段,其中32个从黄瓜上分离的多主棒孢病菌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2个从番茄上分离的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在于2个SNP位点T-C、G-A的突变,二者相似度为99.64%。说明,多主棒孢菌属种间的ITS区序列高度保守,利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为多主棒孢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可以区分出黄瓜和番茄寄主上的多主棒孢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