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4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4代有两个峰,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两低垩白“花育560/津原5”组合F2、F4代分布曲线比较单一,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三组合后代垩白广泛分离,不同世代无或低垩白频数分布一致,表明该性状受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因此,选育无垩白或小垩白品种作亲本可改良杂交稻垩白。

关键词: 粳稻 遗传 F1、F2、F4代 垩白性状 频数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黑腐病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分离及克隆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从 NBS 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PCR 的方法,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t.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离得到 NBS-LRR 型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并获得1个克隆,命名为 RGA330-7.Southern 杂交表明,该片段在近等基因系中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且该片段在抗黑腐病基因位点至少存在3个以上类似 RGA330-7的同源拷贝.序列分析结果认为该克隆与 NBS-LRR 型抗性基因的部分 CDSs 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该片段属于 NBS-LRR 型.系统进化分析该序列与甘蓝型油菜的2个抗病同源序列归为一类,很可能这3个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同属于一种抗性基因家族.因此推测该序列与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紧密相关,为进一步克隆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提供了可靠的候选基因,对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黑腐病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 RGAs(resistance gene analogs,RG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细胞质埃塞俄比亚芥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CSCD

摘要:以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为轮回亲本,分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连续回交7代,获得了具有核基因组基本相同而细胞质不同的新材料:N/BBCC和J/BBCC。两个新材料及其轮回亲本C/BBCC在生长发育时期、植株外部形态特征、POD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基本一致,但在雄性育性、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N/BBCC雄蕊发育不完善、花药瘦小、药内花粉量很少且多为无生活力的畸形花粉,表现严重败育;J/BBCC和N/BBCC的脯胺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其轮回亲本C/BBCC。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芥 回交 核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6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生长发育前期的供体植株单倍体再生率相对较高且稳定;随着供体植株逐渐衰老,其未受精子房培养的污染率不断上升;种植于塑料大棚内的供体材料比种植在露地中的供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成苗率。

关键词: 黄瓜 未受精子房 离体培养 栽培季节 栽培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优2006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优2006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稻不育系341A与粳稻恢复系C411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津优2006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元正态变换对生物统计方差分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语言就不呈正态分布的6-BA对安祖花愈伤组织增殖倍数和苗分化量影响的二元数据作方差分析,并与正态变换后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非正态分布数据对方差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对方差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利用R语言进行方差分析时不必对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和数据转换。

关键词: 二元单因素 R语言 方差分析 正态分布 正态检验 正态变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SRAP和SSR3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作图亲本F-3与HZL04-1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3种标记技术多态性检测效率不同,其中,AFLP揭示作图亲本间多态性效率最高,SRAP次之,SSR多态性检测效率最低。选择高效揭示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是提高黄瓜遗传图谱构建效率的关键。分析探讨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认为应用AFLP,SRAP构建黄瓜遗传图谱为最佳,SSR可以作为补充的标记。

关键词: 黄瓜 遗传图谱 AFLP SRAP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由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组成。通过对天然染色体的改造或者从头构建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类型HACs。HACs可以携带大片段基因组DNA,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的重要手段,在基因治疗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HACs的结构及各组成元件的功能、HACs的不同构建方法、HACs在转基因研究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HAC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HAC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HAC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染色体 转基因 生物反应器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关键词: 黄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NBS-LRR类抗性同源基因在图谱中的定位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和NBS profiling技术,以花椰菜自交系“AD白花”与高代自交不亲和系“C-8”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分离群体为材料,构建了第一个花椰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由234个AFLP标记和21个NBS标记构成了9个连锁群,总图距为668.4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9cM。每个连锁群包含的位点数从12到47个,相邻两标记之间的距离范围是0~14.9cM。NBS标记分布在8个连锁群中,这些标记大部分聚在一起。本研究为今后的基因定位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提供框架图。此外,研究NBS profiling方法在花椰菜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及NBS-LRR类RGA在花椰菜基因组中的分布和特点。

关键词: 花椰菜 AFLP NBS profiling 遗传连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