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与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的筛选

园艺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抗炭疽病母本66和感炭疽病父本A18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建立了对炭疽病的抗病组和感病组,AFLP引物组合E24M48在抗感组间表现多态性,且呈共显性。经220个F2单株分析,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中分别仅扩增出251bp和245bp的特异片段,而在中间类型个体中同时扩增出了该两个特异片段。连锁值测定结果表明,该特异带与黄瓜炭疽病抗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距离为2.727cM。测序结果显示,该两个片段的大小分别为251bp和245bp,并且两个片段的差异在于两个“TCT”重复序列(6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关键词: 黄瓜 炭疽病 抗性相关基因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蒜薹冰点温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量相关性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八个产区的蒜薹为材料,测定蒜薹整个薹茎及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冰点温度、SSC含量和含水量,并确定其相关性,为确定蒜薹的贮藏保鲜温度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蒜薹冰点温度与SSC含量极显著相关,冰点温度与含水量及SSC含量与含水量均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茎中部指标数值与整薹的指标数值最为接近,在茎中部取样最具代表性。不同品种、产地的蒜薹冰点、SSC和含水量差别较大。

关键词: 蒜薹 冰点温度 可溶性固形物 含水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冰水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为对象,分别进行了盐度为0.1%、0.3%、0.5%和0.7%海冰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0.3%海冰水以450 m3/hm2灌溉时,能减轻作物干旱胁迫,增产效果显著,但灌水量增加到900 m3/hm2和1350 m3/hm2时反而减产。盐度达到0.5%时,3种灌水量处理比0.3%盐度900 m3/hm2处理区,减产9.5%、10.8%和18.4%。当海冰灌溉水盐度为0.7%灌水量1350 m3/hm2时,产量接近全旱处理区产量水平。玉米经不同盐度海冰水灌溉,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海冰水 灌溉 玉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园艺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玫瑰香(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酚类物质含量和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卷须的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达到最低点,之后有所增加。叶片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茎、卷须中相同,在果实成熟期达最低点。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极低,且在整个生长期内无明显变化。各器官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葡萄 器官 总酚 类黄酮 原花色素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方式及气调贮藏对绿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在冷藏条件下,光合气调箱及PE包装两种方式对绿芦笋保鲜效果影响,采用较优包装方式,并调节其内的气体成分,探索最佳贮藏条件。结果表明:光合气调箱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PE包装。调节光合气调箱内气体浓度为15%CO2+20%O2时,可明显降低绿芦笋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和纤维素的增加,可较好的保持采后绿芦笋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关键词: 绿芦笋 保鲜 包装 气体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栖热菌透性化细胞的耦合固定化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海藻酸盐凝胶包埋法与交联法和聚电解质静电自组装覆膜法相耦合,对含有海藻糖合酶活性的亚栖热菌的透性化细胞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重氮树脂和聚苯乙烯磺酸钠对海藻酸凝胶微球交替覆膜,可以显著提高凝胶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以碳二亚胺对固定化细胞进行交联处理则可以提高固定化细胞中海藻糖合酶的热稳定性。透性化细胞经包埋-交联-覆膜耦合固定化后,酶活回收率为32%,最适酶反应pH值由6.5左右升至7.0左右,最适反应温度未变,仍为60℃。所得固定化细胞间歇反应时,催化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的转化率可达60%,重复使用4次(每次50℃、反应24h),酶活损失小于20%,转化率可保持在50%以上。

关键词: 亚栖热菌 海藻糖合酶 耦合固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抗条锈小麦种质CI-66和CI-7抗性遗传研究及其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在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对源于CIMMYT的CI-66和CI-7分别与川麦28杂交的F1、F2和BC1群体进行抗性鉴定,研究其成株期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杂交后代的抗感分离情况。结果表明,CI-66由1对显性纯合基因控制;CI-7则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的互补作用控制。同时,利用CIMMYT材料成功地选育出两份高抗条锈兼抗白粉病材料99B911和999B946。本文还利用30份CIMMYT小麦材料分析了成株抗性与播期的关系,为筛选稳定抗性小麦新材料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CIMMYT小麦 条锈病 遗传分析 播种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在果蔬保鲜贮藏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用热处理技术进行果蔬保鲜贮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热处理技术能减少果蔬贮运期间的腐烂,为无毒、无农药残留的采后病害控制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热处理 果蔬 保鲜贮藏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茎泽兰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入侵性杂草——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对三叶草、黑麦草的化感作用。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及地下部淋溶物、根部分泌物的化感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三叶草、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0.005 gDW/mL浸提液浓度下即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作用,且化感作用大小随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强于其地下部分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中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芽的影响。地上部自然枯落物水浸液对受体植物化感测定的结果显示,当浓度达到0.01~0.05 gDW/mL及以上时,三叶草、黑麦草的发芽率、发芽速度指数、根长、芽长及鲜重等各指标在处理与对照间产生显著性差异。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在10 gFW/mL浓度下,对三叶草、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不同部位

Glu-B1位点亚基色谱鉴定及7~(OE)对面团强度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确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探讨其对面团特性的影响是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内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62份品种(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结合SDS-PAGE和RP-HPLC两种方法可以对Glu-B1位点,尤其是Glu-B1(7+8)进行有效鉴定。选用13份姊妹系为材料,使用RP-HPLC和凝胶色谱(SE-HPLC)方法,研究了Glu-B1al(7OE+8*)以及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面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lu-B1al(7OE+8*)可显著提高HWM-GS总量和面团强度,7OE可作为优质亚基用于强筋小麦育种。相关性分析表明,谷蛋白总量、HWM-GS、LMW-GS以及x-HMW含量与最大抗阻力呈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77和0.72。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UPP)占谷蛋白聚合体总量的百分比与揉面仪峰值时间、粉质仪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最大抗阻呈1%或0.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90、0.89和0.87。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与揉面仪峰值时间呈1%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与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最大抗阻呈5%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64。HPLC可有效分离和量化HWM-GS,并作为小麦品质育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麦谷蛋白 Glu-B1位点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凝胶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