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高产抗病杂交中粳新组合10优18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0优18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BT型不育系10A与恢复系R14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三系杂交中粳新组合,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适宜在河南沿黄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和安徽淮北以及陕西关中稻区种植。

关键词: 杂交粳稻 10优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染色体易位对西瓜花粉败育率、单瓜种子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方法,分别得到了具有2对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纯合品系,并用他们配制了F1代杂合体。结果表明2对染色体相互易位使西瓜花粉败育率达49%,单瓜种子数较双亲平均值减少51%,单瓜重增加5.7%,中心糖提高1.4个百分点。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其花粉败育率超过60%,且单瓜种子数减少75%以上,中心糖和边糖分别提高了0.8%和1.3个百分点。利用4对染色体易位育成的津花四号西瓜新品种与其近等位系京欣一号相比,单瓜种子数减少70%,平均仅有70粒左右,单瓜重增加8.5%,含糖量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但早期坐果性不如京欣一号。另外,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的雄花花瓣和雄蕊变小,瓤质变硬,耐贮运性提高,在西瓜育种及生产上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西瓜育种 染色体易位 花粉败育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菌 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遗传资源的聚类分析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番茄品质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对番茄品种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质特性聚类分析和分子标记聚类分析最后都形成了四大类群,而且都把果实硬度大、软化速度慢、果型长圆、含水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加工番茄聚合在了一起,说明一些分子标记可能和控制番茄加工品质特性的基因有比较紧密的连锁关系。分子标记更能灵敏地区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不同类群间品质性状的差异明显大于群内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说明聚类分析是鉴别品种资源遗传差异程度、筛选核心资源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番茄 品质特性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叶片离体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了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AA,GA3,ABA,ZR在幼嫩叶片内的含量均较高;而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4种内源激素均呈下降趋势;在植株再生过程中,内源IAA和GA3含量继续下降,ABA和ZR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粉冠军内源含量开始回升,亚历桑娜则继续下降至最低水平;在小苗移栽后,粉冠军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均急剧回升并保持较高水平,亚历桑娜中内源IAA和GA3含量继续下降至最低水平,而内源ABA和ZR含量回升保持较高水平。

关键词: 红掌 离体培养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3优1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3优18的父母本特征特性,提出了其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粳稻 3优18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SNP数据库及转化CAPS的方法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基于SNP的分子标记也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植物基因定位、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已经完成,拟南芥有两种生态型完成了全序列测定,水稻有两个品种完成了全序列测定。许多植物有来自不同品种或不同组织器官或生长发育阶段的大量的EST序列。这些序列是植物SNP开发的重要资源。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全基因组序列或EST序列进行分析已经形成了许多SNP位点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基于SNP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标记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本文对植物SNP位点开发涉及的数据库资源及已经形成的SNP位点数据库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将SNP位点转化成CAPS或dCAPS标记的方法和相应的工具软件。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数据库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在检测黄瓜基因组多态性中的特征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应用于黄瓜(Cucumis sativus L.)遗传图谱和耐高温QTL的定位过程中,发现SRAP在检测黄瓜亲本基因组多态性中呈现出一些特征。对于每个正向引物,在与12个不同的反向引物组合时,产生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数均在5-8个之间;而对于每个反向引物,在与11个不同的正向引物组合时,产生多态性的引物组合数则在2-11个之间,差异较大。反向引物SA4或EM6与研究的所有正向引物组合时产生的多态性条带分子量完全相同,这些条带可能是由反向单引物扩增而来的。引物组合OD3ME11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存在共分离现象。同时对利用SRAP的这些特征指导我们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黄瓜 SRAP 分子标记 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弱光处理对春季温室不同品种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黄瓜幼苗全生育期进行弱光处理,结果表明,弱光能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植株干重降低、茎变细、产量降低.弱光下的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高.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可能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黄瓜植株不同处理之间的Fv/Fm差异不显著,说明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尚未发生实质变化.弱光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可诱发光抑制作用.不同的黄瓜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反应不同,Q21大于T94.

关键词: 黄瓜 弱光 生长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安全农产品发展思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天津市实际出发,研究天津发展安全农产品的思路。

关键词: 农产品 目标 天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