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cm大垄双行、65cm正常垄栽培方式、65cm偏垄栽培方式;江单1号5种密度的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7.875万、6.750万、5.625万、9.000万和4.500万株.hm-2;兴垦3号5种密度的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6.750万,5.625万、4.500万、7.875万、9.000万株.hm-2。江单1号最适宜密度是7.875万株.hm-2,兴垦3号最适宜密度是6.750万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水稻鉴别品种对黑龙江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评价研究
《中国稻米 》 2011
摘要:用三种不同类型水稻鉴别品种(中国鉴别品种、日本清泽粳型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和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对黑龙江省139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39个稻瘟病菌株被中国7个鉴别品种划分为6群l4个小种,被日本清泽12个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划分成58个小种,被中国6个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分成26个小种;日本清泽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和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鉴别作用优于中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鉴别作用明显;在黑龙江省可用于抗病育种的基因有Pi-zt、Pi-b和Pi-t;在黑龙江省应该提倡应用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锥花形福禄考保护地繁育技术试验
《中国林副特产 》 2011
摘要:福禄考(Phlox),花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茎直立性至匍匐性。叶全缘,对生或上部叶互生。聚伞花序至圆锥花序;花冠显著包旋、喉部紧缩成细筒;花色有蓝、紫、粉红、绯红、白等。锥花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别名天蓝绣球、宿根福禄考。宿根草本,株高40~60cm,茎粗壮直立,近无毛。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长椭圆形,端尖基狭。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PS技术在农业遥感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天候、全球性、实时性等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因此,将GPS这一先进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遥感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提供各类地物的精确坐标,从而为农业遥感工作中图像校正、解译标志建立、规划路线导航、地面样方的布设与验证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成为农业遥感监测的有力工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