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778条记录
畜牧业科学研究与生产一体化的改革道路

湖北畜牧兽医 1982

摘要:我所近几年来在所内实行课题组与试验队一体化管理,实行"一保五定"责任制,实现了以生产养试验,服务全省的目标。在基点县推广牲猪"四化",建设猪的三群一统"的繁育体系,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性,为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又应该如何前进?这些都是实践和发展提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氧化乐果防治抗性蚜螨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摘要:40%氧化乐果乳剂,是一种防治抗性蚜螨比较好的国产新农药。据1981年在本院南湖农场试验,以1,000—2,000倍液喷雾,施药后3天和7天,防治棉蚜的效果分别为94.6—100%和87.3—96.3%,而1605的2,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5.2%和8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柑桔生态适宜性区划的初步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摘要: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经济栽培柑桔的北缘地带,栽培柑桔有悠久的历史。解放以来,我省柑桔生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较快的发展。1981年,全省栽培面积达到32.6万亩,总产达到43.7万担。各地通过芽变选种,先后选出了一批优良单株,得到全国性鉴定会的好评。目前,我省柑桔良种面积达到90%左右,为建立高产优质低成本的商品生产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柑桔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树体发育健壮,丰产稳产,品质优良,表现了该品种固有的特点;反之,柑桔在不适宜的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芸金杆菌在美国

微生物学通报 1982

摘要:笔者不久前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派遣到美国考察苏芸金杆菌的生产和应用情况,后来又与来华的美国微生物防治考察团进行过技术交流。现将有关资料摘要介绍,供参考。近年来,美国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工作有较大发展。如1975年,以棉铃虫核多角体为活性成分的病毒制剂“elcar”投产,1980年以多毛菌为活性成分的真菌制剂“Mycar”投产。尽管品种增多了,但从生产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荆州地区蚕豆生产考察报告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摘要:湖北省农学会组织省耕作制度研究会、粮食作物学会、植保学会,并会同荆州地区农学会、农业局于今年5月11—20日对荆州地区的蚕豆生产进行了联合考察。参加这次考察的除我们四个单位外,还有荆州、孝感地区农业局和黄陂、应城、沔阳、石首、洪湖县农业局以及五三农场等单位的领导、专家、科技工作者共20余人。考察了华农荆州分院和江陵、石首、监利、洪湖、天门、沔阳、荆门、钟祥及京山等九个县的15个公社17个大队的蚕豆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并进行了多学科的学术讨论会。现将考察情况整理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远缘异质系培育研究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质核远缘杂交,最先是作为取得雄性不育胞质而用于作物“三系”育种的研究。六十年代玉米T型胞质对大小斑病的严重感染,引起育种家们对胞质系育种的兴趣。1973年美国V.G.Merer登记发放了包括有中棉(G.arboreum)、草棉(G.herbaceum)、异常棉(G.anomalum)、长萼棉(G.longicalyx)、哈克尼西棉(G.harknesii)、海岛棉(G.barbadenese)和夏威夷棉(G.tomentosum)7个棉种胞质的陆地棉品系(其中中棉、异常棉和哈克尼西棉三种胞质系是作为雄性不育系发放),为研究棉花胞质系育种较早的报道,但还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昆虫微生物考察团来汉谈当前苏芸金杆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摘要:根据中美科学技术交流计划,由美国农业部得克萨斯州勃朗斯威尔棉虫研究室主任达尔梅奇博士率领的美国昆虫微生物考察团一行三人,于1981年10月24日至11月16日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子蛋白质资源利用与棉花无腺体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棉花的产品不仅皮棉是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子也是重要的蛋白质和油料资源。棉子榨油后所制成的棉仁粉高含蛋白质,可以制作食品和家畜精料。但是在棉仁的腺体中棉毒素含量很高,棉仁加工后如不去毒,人畜食后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植棉国每年所生产的大量棉子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子蛋白质资源利用与棉花无腺体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续)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四、无腺体品种的选育 自从麦克迈克尔(1954)从霍皮棉选出棉花无腺体材料之后,棉花无腺体品种的选育工作便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重视,从此这项工作便逐渐开展起来。美国1966年育成第一个棉花无腺体品系23B,1966年又发放无腺体品种格里格(Gregg)25V,此后几乎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发展油稻稻三熟制的若干问题

中国油料 1981

摘要:农业生物技术的现代化,要求在抓好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同时,积极搞好耕作制度的调整、改革,建立合理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不断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 稻田三熟制也面临着一个调整、改革的问题。为了建立合理的生态平衡,提高产量,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以在稻田三熟面积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