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778条记录
土样植物残体清除仪——用于土壤农化分析的一种新仪器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土壤农化实验分析土壤样品,首先要将土壤样品中混杂的植物残体清除干净,否则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过去清除这些植物残体工作,是人工用镊子将其一根根地拈出,不仅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而且清除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衣科院土肥所1980年初开始进行反复试验,在襄樊市综合仪器厂的协助下,设计制造了“土样植物残体清除仪”,经试用效果良好。现将其主要性能,结构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简介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玉米)、稻轮作大有可为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我省自五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双季稻、推广肥、稻、稻耕作制以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双季稻、绿肥和双季稻冬作三熟制,土壤浸水时间长,没有晒垡炕土的机会,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不仅耕层土壤板结,耕性不良,土壤通透性差、性状恶化,而且土壤肥力下降,病虫、草害严重,生产投工、投资增加,影响粮食持续增产;同时由于片面发展水稻,压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造成饲料短缺,又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缩二脲对秧苗毒害试验简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1980年春,我省有些地区秧苗三叶期每亩施15—20斤尿素后,秧苗卷叶枯死。有人提出,这是否因为受尿素中所含的缩二脲毒害所致。为此我们在当年10月2日采用了模拟试验,用白瓷盘进行肥土加肥水育秧。供试品种广陆矮4号,分别在秧苗3叶和4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化学纯缩二脲溶液浸根,以及液施不同量的尿素(含缩二脲1.05%)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48130”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48130”是我所1972年从鄂麦6号中选得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于1978年育成。育成后在我所(武昌)连续四年参加产量试验,1980年(收获年,下同)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均比鄂麦6号增产(见1980年第10期《湖北农业学科》)。1981年继续参加全省区域试验,19个点有17个点增产,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在稻田中吸收、固定、损失状况及水稻氮肥一次全层基施法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氮素是农作物生长和获得高产所必须的重要营养元素。世界各国氮素化肥约占植物养分总量一半以上;我国每年氮肥使用量,约占全部化肥的80%左右。国内外研究表明,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25—50%,浪费极为严重。因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损失,发挥肥料更大的经济效益,就成为当前各国农化工作者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从1976—1977年,我们应用同位素~(15)N、~(32)P示踪法,以盆栽、大田微区与大田小区试验相结合,进行本项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峰葡萄丰产栽培试验小结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巨峰葡萄为四倍体品种,果粒大,味甜汁多,黑紫色,有草莓香味,品质优良。1975年由北京引到十堰市郊种植。近几年,我们观察发现其下位弱枝座果比上位壮枝好,两次果座果率比一次果高,脱落果粒无籽等现象。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次果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新梢旺长所致。为此,1980年,我们以控梢促果为主,结合其他技术措施进行丰产栽培试验,试求探明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总结稳产高产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地方蚕豆品种整理简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蚕豆是一种古老的食用豆类,湖北省是全国蚕豆五大产区之一,祖传下来的地方品种相当丰富。但由于过去对蚕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工作做得很少,以致有些地方良种未能加以推广;同时品种混乱和混杂现象比较普遍。例如,从荆州地区征集到的小粒青皮豆这个品种,来自石首、天门和潜江三个不同地方,都有各自的命名。但经试验整理,这三个地方来的品种,性状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由于相互引种,失去了该品种本来的名称和原产地名,以致被误认为各自的地方品种。这种同种异名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养猪生产的若干技术因素初探

湖北畜牧兽医 1981

摘要:由于一些技术因素(包括选择、营养、环境、饲养方法、疫病)的影响,使养猪场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挖掘遗传潜力,推动养猪业向深度发展,以逐渐获得更多的畜产品。为此目的,笔者根据沔阳县国营畜禽良种场197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牛良种选育试行方案的设想

湖北畜牧兽医 1981

摘要:我国南方17个省、市现约有水牛1800万头,是一宗可贵的畜力资源。水牛作为役用,在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重要的役力,一头水牛一年能负担40~50亩耕地,能生产3~4万斤稻谷.水牛除作役用外,还具有生产乳,肉食品的潜力。据试验证明,我国现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谈麦田开沟排水问题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摘要: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类型多样,既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又对小麦生产有不利的一面。如沿江滨湖地区,由于地下水位高,渍害、病害的影响较大,小麦产量长期以来不稳不高。为了夺取小麦稳产高产,首先要针对我省自然环境特点,从根本上改造生产条件,狠抓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土、肥、水相结合的农田基本建设,为小麦高产稳产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现在仅就“水”字上,也就是在麦田开沟排水问题上,谈一点看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