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化性柞蚕茧人工感光羽化率与自然羽化率的相关性探讨
《中国蚕业 》 2023
摘要:为探明一化性柞蚕茧当年春季人工感光羽化率与自然羽化率的比值关系,2017—2020年4年间对一化性柞蚕品种河三三进行了人工感光促进羽化试验。当年春季生产的柞蚕茧自然羽化结束后,密蔽种茧室,温度控制在22~26℃,每日用40 W的LED灯光照射(光源距柞茧1 m)17 h, 30 d后解除密蔽,恢复自然光照,调查人工感光羽化率。结果表明:一化性柞蚕茧人工感光羽化率与当年自然条件下春季柞蚕茧羽化率比值最高为9.00,最低为7.79,平均比值为8.61(-0.82~+0.39),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即人工感光羽化率会随自然羽化率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采用SPSS软件检验差异显著性,两者之间的比值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两者之间的比值相对稳定,该比值可为实际柞蚕秋种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饲料中添加槲皮素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槲皮素对黄河鲤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尾初始体重为(26.00±0.50) g的黄河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T1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T2组)、100(T3组)、200(T4组)和400 mg/kg(T5组)槲皮素的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T1组相比,T3组和T4组黄河鲤幼鱼终末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T3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且T3组饵料系数最低。以特定生长率为评定指标,根据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分析,黄河鲤饲料中槲皮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4.02 mg/kg。2)T3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与T1组相比,T3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补体3(C3)含量显著提高(P<0.05);T3组血清补体4(C4)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3组和T4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T3组血清LZM活性显著高于T4组(P<0.05)。4)与T1组相比,T3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T3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3组和T4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T2组、T3组和T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槲皮素可提高黄河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100 mg/kg添加水平为宜。
关键词: 槲皮素 黄河鲤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锦鲤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观摩培训现场会在泌阳召开
《河南水产 》 2023
摘要: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于2023年2月23~24日在驻马店市泌阳县召开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水产品专项任务“锦鲤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观摩培训现场会,泌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同志、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及当地技术推广人员、部分锦鲤养殖企业、养殖户等47人参加了观摩会。


乌苏里拟鲿SCoT多态性引物筛选
《中国水产 》 2023
摘要:为探索和完善乌苏里拟鲿遗传学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技术,本实验对乌苏里拟鲿80条SCo T引物进行多态性及其最佳退火温度筛选,从中得出26条具有多态性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13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占总条带数的63.70%,多态百分率为25%~100%,最佳退火温度为47℃~63℃。该研究结果为SCo T分子标记技术在乌苏里拟鲿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红花蜡梅新品种'鸿运'的选育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鸿运’蜡梅系实生选育出的首个红花蜡梅新品种,中被片大多数为紫红色,极个别红黄色,内被片紫红色,花喇叭形,花径中等,香味浓,属晚花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建立红花蜡梅品种群奠定了基础。


2022年春季北方蚕区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河南点)报告
《北方蚕业 》 2023
摘要:2022年春季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以菁松×皓月为对照,对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豫英×春明、兴安×秦源两个家蚕新品种进行实验室鉴定,调查各品种实用孵化率、生命力、龄期经过和茧质、丝质成绩,概括分析参鉴品种的性状表现.

